鼻咽癌指發生于鼻咽粘膜上皮的惡性腫瘤,也被稱“廣東瘤” (Canton tumor),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報道,全球有80%的鼻咽癌患者在中國。鼻咽癌的發病率以中國的南方較高,如廣東、廣西、湖南等省,特別是廣東的中部和西部的肇慶、佛山和廣州地區更高。據報道,居住在廣東省中部以及講廣東地方語的男性,其發病率為30/10萬~50/10萬。就全國而言,鼻咽癌的發病率由南到北逐漸降低,如最北方的發病率不高于2/10萬~3/10萬。鼻咽癌的發病年齡由20多歲開始,逐漸上升,45至60歲為最高峰。
鼻咽癌有明顯種族差異,好發于黃種人(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白種人少見。世界上有些地區鼻咽癌的發病率與移居的種族有關,國外報告鼻咽癌多數病例是華僑。僑居泰國的中國人、中泰混血兒和泰國人的鼻咽癌患病率的比率為3.4∶2.2∶1。
從《世界五大洲腫瘤發病率》一書所收集的1968~1972年腫瘤發病率資料中可見美國加利福尼亞、夏威夷和新加坡的中國人的鼻咽癌發病率遠高于其他種族的居民。
鼻咽癌去醫院要做什么檢查呢?
一、前鼻孔鏡檢查:鼻粘膜收斂后,經前鼻孔鏡可窺到后鼻孔和鼻咽部,能發現侵入或鄰近鼻孔的癌腫。
二、間接鼻咽鏡檢查:方法簡便、實用。應依次檢查鼻咽的各壁,注意鼻咽頂后壁及兩側咽隱窩,要兩側相應部位對照觀察,凡兩側不對稱的粘膜下隆起或孤立性結節更應引起注意。
三、纖維鼻咽鏡檢查:進行纖維鼻咽鏡檢查可先用1%麻黃素溶液收斂鼻腔粘膜擴張鼻道。再用1%地卡因溶液表面麻醉鼻道,然后將纖維鏡從鼻腔插入,一面觀察,一面向前推進,直到鼻咽腔。本法簡便、鏡子固定好,但后鼻孔和頂前壁觀察不滿意。
四、頸部活檢:對已經鼻咽活檢未能確診的病例可進行頸部腫塊活檢。一般均可在局麻下進行,術時應選擇最早出現的硬實淋巴結,爭取連包膜整個摘出。如切除活檢確有困難,可在腫塊處作楔形切取活檢,切取組織時須有一定深度,并切忌擠壓。術畢時術野不宜作過緊過密的縫合。
綜上所述,相信朋友們應該對鼻咽癌需要做的檢查已經都非常清楚了,中華康網提醒:生活中如果感覺自己的身體不舒服的話,應該及時的去正規醫院做一個詳細的檢查,治療時也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