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瘡是機體受到寒冷侵襲后,發生在末梢部位的局限性紅斑炎癥性疾病,在氣溫10℃以下的濕冷環境中易發生。
凍瘡發生是由于皮膚受到寒冷刺激后,局部細小動脈血管強烈收縮,引起皮膚缺血缺氧,細胞損傷,久之血管麻痹性擴張,血漿滲出,形成水腫及組織壞死。潮濕環境中,體表散熱加速,故凍瘡發生率高。此外,手足多汗、局部血循環障礙,均可誘發或加重凍瘡。南京鼓樓醫院皮膚性病科包軍
凍瘡一般好發于四肢末端及暴露部位,如手指、手背、足趾、足背、足跟、面頰、耳廓等。皮損為局限性紅色或紫紅色腫塊,界限不清,皮溫低,有癢感。受熱后局部腫脹更顯著,易出現水皰,皰液為淡黃色血性漿液,皰破后形成糜爛及潰瘍,伴有疼痛,愈后可遺留色素沉著及萎縮性瘢痕。常發生在兒童及青年婦女或周圍血循環不良者。同一部位易反復發作。
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強體質。易患凍瘡的人入冬前就開始堅持冷水洗手和腳,除可以促進局部皮膚的血液循環,消除微循環障礙,改善皮膚的營養狀態外,同時也可以提高皮膚適應外界環境變化的能力。每天數次搓手和伸屈手關節,每次數分鐘至局部皮膚發熱為止,可以預防凍瘡的發生。還要注意要補充適當的營養,可多吃祛寒食品如羊肉、狗肉、辣椒等。除局部保暖和保持干燥外,全身保暖也很重要。此外,手套、鞋襪不易過緊。如已患凍瘡但未破潰者,可外用維生素E軟膏,10%樟腦軟膏或辣椒酊。有潰瘍者可外用百多邦軟膏、紅霉素軟膏、豬油蜂蜜軟膏等。嚴重者需至醫院就診。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