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之一,是人體在調動免疫系統來對抗疾病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癥狀。體溫的高低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常常不成正比,個人的體質不同,體溫調節的敏感度也會不同。有的人輕微感冒就能燒很高,有的人即使嚴重感染了也不見得有很高的體溫。
絕大多數情況下,發燒是由于感冒、耳朵感染或者肺部感染等引起的。這里說的“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也可能是細菌等其它病原體感染。
使用退燒藥只是緩解發燒這種癥狀,不能治療引起發燒的感染本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治標不治本”,即退燒的過程并不意味著疾病的好轉過程。比如普通病毒性感冒,吃退燒藥就能退,幾小時后體溫又再次升高,這是正常現象,反復發燒3-5天也很常見。
如果引起發燒的感染是細菌等病原體導致的,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選擇抗生素等藥物進行“治本”的治療。
物理降溫的方法有哪些呢?
通常情況下,腋下溫度超過37.2°C,耳溫超過37.8°C,口腔溫度超過37.5,肛門溫度超過38.0°C定義為發燒。對于絕大多數3個月以上的寶寶以及成人而言,發燒本身并不危險,也不會燒壞腦袋或者導致死亡。
因此,腋下溫度38.5°C以下的患者,如果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好,玩耍、學習、工作等活動不受影響的話,沒有必要使用藥物去治療發燒。可以先物理降溫試試。
物理降溫的方法有三種:
一、洗溫水澡
通過洗澡的方式達到全身散熱的目的。洗澡時,建議使用的水溫是35℃~37℃。還要注意調整好浴室和其他房間的溫度,不要使二者相差太多。如果其他房間的溫度低于浴室溫度很多,洗完澡后,要擦干再出浴室。
二、用溫濕的毛巾擦身體
毛巾的溫度最好控制在37℃左右。用溫濕毛巾擦拭額頭、頸部、腋下和四肢等部位。毛巾擦身體降溫的原理是讓皮膚血管擴張,讓他體內產生的熱量及時散發出去,而且用溫濕毛巾擦拭身體時,沾在身上的水蒸發,也會帶走一部分熱量。
三、少穿少蓋少包裹。
另外,發燒的時候要記得多喝水,水分排泄的過程可以加速體內熱量的排出。但是一定要少量多次地喝,不要一次喝太多,否則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