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類屬于恒溫動物,我們的體溫是恒定的,體溫一旦過高或者過低,就會出問題,而體溫過高了,就是我們俗稱的“發燒”。
要了解“發燒”,就要從體溫正常狀態入手分析。正常的時候我們人類體溫為什么能這樣hold住呢?這涉及一整套體溫調節的機制。首先人的大腦里有一塊區域專門負責控制體溫,我們把這塊區域叫做體溫中樞,這個中樞有一個初始設定值,這個值就是正常體溫,如果體溫低于這個值了,中樞會指揮肌肉抽動產熱,就是我們感覺到的寒戰,同時使外周血管收縮,皮膚上的毛孔收縮,減少散熱,慢慢的體溫又重新升回去了,直到回升到那個設定的體溫。每種恒溫動物都有自己的調定點溫度,人類的就是37度。而如果體溫過高,這個中樞就指揮人體出汗,毛孔散開,毛細血管擴張,充分降溫,降回到那個合適的溫度。如果身體里有什么東西刺激到了體溫中樞,原始設定值就上升了,新的設定值可能是38度,39度,40度都有可能,看刺激的強弱和刺激物的種類而定。
那么這個時候相對來說,原來的體溫就太低了。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感冒,體溫中樞受到刺激了,設定值就開始上移,這個時候,原來的體溫37度就變得太低了,身體會覺得太冷,中樞就指揮人體產熱,同時減少散熱,不斷把體溫升高,最后升到比如39度,升級到新的設定值了,中樞覺得正合適,就不再指揮產熱了。體溫就穩定在新的水平了。那么哪些物質能刺激到中樞呢?有很多物質能影響到,前面說到的感冒發熱,就是最常見的刺激物引起的――外來的微生物。微生物入侵,比如細菌,病毒,支原體的入侵都會造成發熱,當抵抗力好的時候,入侵不會引起發熱,因為人體馬上清除了這些微生物;但如果抵抗力差,這些微生物繁殖起來,就會刺激到體溫中樞,那就會開始發熱。當然這些微生物并不是直接刺激到體溫中樞。微生物入侵后,屬于是外來物,那么人體的免疫系統就被激活,免疫系統的功能就是清除外來物,清除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免疫系統激活后,很多細胞就開始工作了,主要就是白細胞,激活后白細胞會釋放出很多化學物質,我們把這些物質叫白介質,這些物質刺激了中樞,上移設定值。但科學家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白介質還不是直接刺激中樞的物質,主要的刺激物應該是前列腺素,白介質刺激各種細胞合成前列腺素,最后前列腺素體溫中樞的直接刺激物。鑒于前列腺素有這樣的作用,人類發明了針對這個物質的藥物,可以起到很好的退燒作用。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