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網上看到這樣的咨詢:“發燒好幾天了,也輸液了,怎么還發燒呢?”沒有相關的癥狀、檢查和用藥信息。通常這樣的咨詢讓醫生很困惑,想提供幫助,卻無從下手。
首先,發熱不是一個病,而是疾病的一個表現,引起發熱的疾病很多很多,最常見的是感染(包括各種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體感染等),其次是結締組織病(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還有就是惡性腫瘤(比如白血病、骨髓瘤等)等。醫生如果要確診引起發熱的病因,通常需要詳細詢問病史(包括流行病學資料如發病地區、季節、年齡職業、生活習慣、旅游史與同樣病者密切接觸史、手術史、輸血及血制品史外傷史、牛羊接觸史等,在診斷上均有重要意義有時一點的發現即可提供重要的診斷線索)并且需要做認真系統地體格檢查,在初步有了大致的判斷后再進行相應的輔助檢查,為進一步明確病因尋找證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抗感染科馬序竹
其次,發熱對人體有害也有利。發熱時人體免疫功能增強,這有利于清除病原體和促進疾病的痊愈。所以如果體溫不太高(低于38.5度),沒有明顯的不適比如嚴重的頭痛、全身痛的話,可以延緩服用退熱藥。退熱藥使用后,體溫可以快速正常,但是如果在病因沒有去除的情況下,藥效過后體溫還會升高。
最后,對于感染性疾病,醫生會給予抗菌藥物治療。抗菌藥物不是退熱藥,不可能輸注了藥物后,體溫就馬上正常。因為,抗菌需要一個過程,只有去除了病因,體溫才可能正常,這個過程也許需要2-3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