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者幾乎100%都會出現皮膚表現,一般分為4類:①炎癥性和高度增殖性疾病②感染性疾病③寄生蟲感染④腫瘤。
一、炎癥和高度增殖性疾病
1、皮膚瘙癢癥和瘙癢性皮疹:表現為結節性癢疹、特異性皮炎等
2、嗜酸性毛囊炎、脂溢性皮炎、銀屑病山西省人民醫院皮膚科郝樹媛
3、Reiter病:溢膿性皮膚角化病,常位于足跖;環狀龜頭炎,龜頭淺表糜爛,互相融合。
4、不良藥物反應:多見麻疹樣皮疹,多在使用新藥7-10天左右出現。
5、藥物誘發的脂肪代謝障礙:HIV蛋白酶抑制劑引起的皮下脂肪丟失,常見于面部。
6、光敏反應、血管炎、色素改變、毛發和甲病變
二、感染性疾病
1、病毒感染: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生殖器疣、傳染性軟疣、口腔毛狀白斑等
2、真菌感染:念珠菌病、隱球菌病等
3、細菌感染:毛囊炎、膿皰瘡、蜂窩織炎 等
三、寄生蟲病
1、蠕螨病:表現為劇烈瘙癢的毛囊炎
2、疥瘡:彌漫分布的皮疹和瘙癢,即結痂疥
四、腫瘤
1、Kaposi肉瘤
2、淋巴瘤
3、鱗癌及基底細胞癌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