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吃一種藥,肯定要對它的功效和有什么作用相當清楚,才能夠對應自己病情的癥狀,更好的及時進行治療,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中藥棗仁的功效與作用是怎樣的,口服酸棗仁可使防御性運動性條件反射次數顯著減少,內抑制擴散,條件反射消退,抑制貓由嗎啡引起的躁狂現象,生棗仁與炒棗仁的鎮靜作用并無區別,但生棗仁作用較弱,久炒油枯后則失效,有認為其鎮靜的有效成分可能與油有關,另有認為與水溶性部分有關。
鎮靜、催眠作用:酸棗仁煎劑給大白鼠口服或腹腔注射均表現鎮靜及嗜眠,無論白天或黑夜,正常狀態或咖啡,因引起的興奮狀態,酸棗仁均能表現上述作用,小白鼠口服時的鎮靜指數為1.95,與巴比妥類藥物表現協同作用,酸棗仁連續應用6天,可使動物睡眠變淺,持續時間縮短,即產生耐受性,但停藥1周后可消失。
《藥品化義》:棗仁,仁主補,皮益心血,其氣炒香,化為微溫,藉香以透心氣,得溫以助心神。凡志苦傷血,用智損神,致心虛不足,精神失守,驚悸怔忡,恍惚多忘,虛汗煩渴,所當必用。又取香溫以溫肝、膽,若膽虛血少,心煩不寐,用此使肝、膽血足,則五臟安和,睡臥得寧;如膽有實熱,則多睡,宜生用以平服氣。因其味甘炒香,香氣入脾,能醒脾陰,用治思慮傷脾及久瀉者,皆能奏效。
《本經逢原》:酸棗仁,熟則收斂精液,故療膽虛不得眠,煩渴虛汗之證;生則導虛熱,故療膽熱好眠,神昏倦怠之證。按酸棗本酸而性收,其仁則甘潤而性溫,能散肝、膽二經之滯,故《本經》治心腹寒熱,邪氣結聚,酸痛血痹等證皆生用,以疏利肝、脾之血脈也。蓋肝虛則陰傷而煩心,不能藏魂,放不得眠也。傷寒虛煩多汗,及虛人盜汗,皆炒熟用之,總取收斂肝脾之津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