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在2015第六屆中國慢病管理大會上舉行的“全媒體時代下的控煙與健康傳播”論壇上,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黨委書記傅華教授直言,“現在不少健康傳播業者對于控煙傳播還存在一些認知誤區…”,在他看來,新媒體環境下的健康傳播,更多的是在于影響力,“控煙的健康信息已經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只有理解了傳播以受眾為中心,才能起到傳播的效果。”
31.6%網友不理解煙草稅提高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傅華教授在發言中介紹,一項針對是否支持提高煙草稅的網絡調查結果顯示,共有1429名網友參與了調查,其中在支持提稅的網民中,對煙草提稅完全支持的比例僅占8.1%,僅有2%的網友提出應該把加稅變成一個連續性不斷推進的過程;而在反對的網民中,21%的網民對于提稅不理解,31.6%的網民不理解加稅對于控煙的有效性;11.8%稅網民表示不解煙草價格上漲逾挽救340萬生命的聯系;4.3%的網民質疑加稅后稅收的用途。
煙草傳播走在控煙傳播的前面
傅教授坦言,當前在煙草傳播和控煙傳播的過程中,煙草行業的新媒體營銷反而走在了控煙傳播的前面,而一些熱門的概念如“互聯網+”的概念,也被煙草行業傳播應用。相比之下我們的健康傳播從業人員對于互聯網、新媒體載體并沒有很好的認識,“煙草運用新媒體的(經驗),讓我們覺得我們(健康傳播)有很多不夠的地方”。
在國外,健康傳播的手段相對先進,“他們會利用全媒體平臺進行傳播,如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網絡上進行推廣。”傅華介紹。
健康傳播專業人員對傳播存在認知誤區
在當前的傳播環境中,不少的健康傳播從業者對于新媒體傳播仍然存在一些誤區:
一些人認為,健康教育者在控煙方面有天然的權威,無需特別傳播;
一些人認為新媒體和控煙應該分開做;
一些人認為這是政府職能,政府怎么做,我們接受就可以…
傅華教授指出,事實上全媒體控煙和傳統控煙的總體目標相同,全媒體控煙的基礎脫離不了傳統的控煙方式。二者不同的地方在于,新媒體的受眾更偏向于青年人,傳統媒體的受眾更偏向于中老年人。
在新媒體時代,只有了解受眾的需求是什么,才能進行更好的傳播。“新媒體環境下,傳播更多在于影響力。控煙的健康信息已經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只有理解傳播以受眾為中心,才能起到傳播的效果。”傅華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