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文,男,62歲,山東中醫藥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曾任山東中醫藥大學婦科教研室主任、附院婦科主任等職,現為全國不育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中醫學會婦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二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導師。從事婦科臨床30余年,精于婦科,兼擅男科。近年來主編《實用中醫婦科》、《月經病癥》、《女科輯要》等著作,著有《男女性疾病與不孕癥》專著,發表論文60余篇,其中“中西醫結合治療不孕癥、不育癥的研究”獲省科技成果二等獎。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
李廣文教授從事婦科臨床工作30余年,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在治療不孕不育方面造詣頗深,遣方用藥有獨到之處。筆者有幸隨師學習,獲益良多,茲不揣淺陋,將老師在治療不孕不育方面的臨床用藥特點,列其大要,略述于后。
1 遣方用藥,融古匯今
不孕不育癥病因復雜,多種疾病均可影響生育功能,導致不孕不育。李老師治療本病,首先強調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既要遵循中醫四診八綱、辨證施治的原則,明確中醫的證,又要結合現代醫學檢查手段,明確西醫的病,辨證與辨病相結合。遣方用藥時,李老師不僅遵循中醫的四氣五味歸經、辨證用藥規律,而且充分利用現代藥理研究成果,融古匯今,化裁新意。如治療滑胎,本病主因腎虛胎元不固所致,治療重在補腎安胎。在補腎藥中,首選續斷、杜仲,并以其為君藥組方,因二藥不僅能補益腎氣,藥理研究還證實續斷含有大量維生素E,杜仲有鎮靜、鎮痛的作用,可降低子宮的敏感性,保胎療效肯定,故安胎效果較其它補腎藥好。在理氣安胎藥中,李老師常選用陳皮、香附,因現代藥理研究證實二藥有抑制子宮收縮的作用,安胎效果好。李老師尊古而不泥古,在不違反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下,靈活地將中藥的性味歸經與藥理研究相結合,遣方用藥兩條思路并進,取得顯著療效。
2 配伍精當,善用藥對
李老師組方用藥非常重視中藥的配伍,并在長期臨床實踐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藥物配伍模式,如赤芍配白芍,取赤芍清熱涼血,活血祛瘀,通經脈,以瀉為用,藥理研究證實其有消炎止痛之效;白芍以補為功,能補血斂陰,柔肝和營,且有緩急止痛的作用。2藥配對應用,斂散相抑,補瀉并舉,有養血活血,和營止痛之效,對虛中夾瘀或久瘀致虛者用之尤宜,常用于治療月經后期、閉經、痛經、盆腔炎、輸卵管梗阻等病所致的不孕。在用量方面,治療痛經重用白芍,取其緩急止痛之功;治療盆腔炎、輸卵管梗阻重用赤芍,取其活血祛瘀、清熱止痛之效。再如知母配黃柏,知母苦寒瀉熱,善瀉腎火,且質柔性潤,有滋陰生津之效;黃柏專入下焦,清熱瀉火,善清下焦濕熱。2藥配用,專攻下焦,清瀉腎火之力增強,兼利下焦濕熱,利濕而不傷陰,常用于治療精液不液化所致不育。因知母、黃柏合用可降低性神經系統興奮性,在治療過程中,為防性欲減退太過,李老師善用補腎壯陽之淫羊藿配知柏,可明顯提高性欲,并防知柏寒涼太過。3藥配用,補偏救弊,獲效甚佳,其經驗方“液化湯”即是這一配伍的典型代表方。肉桂配丹皮也是李老師常用藥對之一。肉桂辛甘大熱,溫中補陽,散寒止痛,并能溫通經脈,鼓舞氣血運行,宮寒不孕、月經后期、閉經、痛經等病常用之,因其大熱易生火,故配用丹皮涼血活血,可制約肉桂燥熱之性,且涼而不滯,效果較好。
3 臨證用藥,顧護胃氣
由于不孕不育患者病程較長,病情復雜,故治療時間相對較長,能否堅持服藥是治療成敗的關鍵,故李老師遣方用藥特別注意顧護胃氣。一方面盡量不用有異味,對胃刺激性強的藥物,如乳香、沒藥、五靈脂、蜈蚣、敗醬草、水蛭等,因服用這些藥物患者常可產生惡心等不良反應,對藥物產生畏懼感,心理負擔增加,容易中斷治療,脾胃素虛的患者用藥尤應謹慎。必用時,用量不宜大,可適當加用健脾和胃之品。另一方面,李老師采用間斷服藥法,即連服3天停1天,使胃得到“休息”,這種服藥法不但顧護了胃氣,因不用天天服藥,也使患者在精神上得到放松,有利于治療效果的提高。
4 擇時用藥,提高療效
擇時用藥法由張仲景首創,如《傷寒雜病論》中麻黃湯、小青龍加石膏湯等方藥的特殊服法,均強調了擇時與療效的重要關系。李老師結合中西醫理論及婦科疾病的特點,對擇時用藥法賦予了新的內容。《內經》云:“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內經》論女子均以7為基數,且女子正常經期在7天以內,故對女性不孕癥患者,李老師均讓其在月經周期第7天開始服藥,對于月經規律、原因不明的不孕癥,于月經周期第7天開始服藥,服3天停1天,服完6劑藥后再同房,一為找真機、的候,因服完6劑藥正值排卵期;二為節欲保精,以使腎精充足,待時而動,提高受孕機會。擇時用藥,既減輕了患者服藥之苦,又提高了療效。
5 病案舉例
李某,女,28歲,農民,1997年4月21日初診。結婚6年未孕。月經17歲初潮,不規則,3~4個月行經1次,持續5天,量中,色黯紅,有血塊,經后小腹墜痛。末次月經1997年3月3日。平素白帶少,性欲較低。1994年12月曾行左側卵巢囊腫剝除術。子宮前位略小。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西醫診斷為原發性不孕。中醫辨證屬腎虛血虧型。治以補腎養血,活血調經為主,方用石英毓麟湯。處方:紫石英30g,淫羊藿18g,續斷、川牛膝各15g,枸杞子、菟絲子、赤芍、白芍、桃仁、香附、牡丹皮各9g,當歸、何首烏各12g,川芎、肉桂各6g,花椒1.5g。水煎服,日1劑,連服3天停1天。服上方12劑后,月經仍未來潮,白帶較前增多,內分泌檢查:LH12.6IU/L,FSH8.4IU/L,E2229.4pmol/L,PRL11.4μg/L。上方改淫羊藿為30g,繼服。月經于5月26日來潮,量中,色紅,少許血塊。囑月經第7天繼服上方。7月5日月經來潮,距上次月經39天,量中,經期6天,白帶增多,性欲增強,仍服上方,服法同前。9月22日復診,月經2+個月未潮,末次月經7月5日,惡心半月余,不吐,時感腰i,小腹下墜。子宮前位,約50+天妊娠大小,尿HCG(+)。診斷:早孕,胎動不安。給予保胎治療。處方:續斷30g,菟絲子、桑寄生、香附、竹茹、陳皮、炒白術各9g,炒杜仲12g,砂仁6g。日1劑,水煎服。服上方6劑,腰i腹墜感消失,續服6劑鞏固療效。后經隨訪,足月順產1男孩。
本文轉載自http://user.qzone.qq.com/624082560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