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活動是一項花費少,沒有介入的疾病控制手段,國際性推薦是身體活動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強度運動,或60-75分鐘高等強度運動,是一項已確定的身體活動管理方式,身體活動可以防止體重增加,并且通常身體活動進行150分鐘每周可以減少體重2-3kg,更高強度可以進行更大程度的體重減少。
絕經后婦女可能會獲得獨特的好處在進行運動訓練后,因為在絕經后會有總體和腹部脂肪的增加,并且,身體脂肪,腹部脂肪和體重的增加會增加絕經后乳腺癌的風險,子宮內膜,大腸癌,代謝綜合征和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可能會因為絕經后肥胖而影響,運動訓練減少絕經后乳腺癌的風險,部分通過規律身體脂肪,然而,進行多大強度身體活動會影響絕經后肥胖是不知道的。
一系列運動帶來的好處建立在隨機臨床實驗中,然而,很少有隨機臨床實驗設計對比運動時間長短,并且,沒有針對絕經后婦女進行超過250分鐘每周的運動,一系列對比研究在較低強度和持續時間的運動中進行,并少于6個月,包括男性和每組少于50名參與者,并且沒有測量肥胖,我們在研究實驗中,對320名絕經后婦女進行225分鐘每周的中等到高度有氧訓練對于久坐不動的絕經后婦女,并表現出相對于控制組有體重,身體脂肪,皮下脂肪和腹內脂肪的減少,在探索性分析中,有利趨勢在脂肪減少和運動持續時間中的變化,少于150.150-225,多于225,然而,實驗并沒有設計檢驗一些反應效果,在研究中,我們測試是否有肥胖的改變在久坐不動的絕經后婦女隨機進行高強度和中等強度運動處方,目的是研究身體活動在控制體重和絕經后婦女預防乳腺癌的指南。
運動訓練在12內逐漸上升,在第13周達到5天每周,進行30分鐘(中等)或60分鐘(高度)強度訓練,達到65%到70%的最大心肺儲備,(每3個月進行1次評估),在訓練中進行監督和不監督訓練,在13周到52周中,進行3天每周的監督訓練和2天每周的家庭無監督訓練,記錄運動類型,運動持續時間,運動持續心率儲備,最大心率,borg指數,運動頻率,運動時間和心率由監督者記錄,患者報告運動類型和borg指數,患者要求不改變飲食習慣。
實驗中有氧運動心率儲備在65-75%之間,在開始的2組訓練中,參與者進行一對一的訓練并由訓練者提供運動設備的使用訓練,包括跑臺,功率自行車,空中漫步機,訓練者也提供綜合性運動訓練指南和家庭運動訓練以及適當的運動訓練方式。
在12個月的運動訓練中,久坐不動的絕經后婦女BMI在22-40進行300和150min/wk的運動訓練后身體脂肪產生顯著減少,BMI,腰臀比,腰圍,皮下脂肪和總脂肪在高強度組顯著降低,在肥胖女性中(BMI>30)效果更加明顯。
有2%的身體脂肪的減少,但總脂肪沒有明顯改變,然而,研究證明有氧運動要至少225Min/wk才能較好的減少絕經后婦女的身體脂肪。
脂肪組織是免疫和代謝的主要組織,是炎癥細胞因子,脂肪因子,氧化應激在更年期后性激素的主要來源,可作為乳腺癌風險的生物標記物,因此,我們發現總脂肪的降低可能減少乳腺癌發生風險,也可能是通過這些機制。
腹部脂肪進行單獨研究是腹部脂肪可能會和總脂肪有不同影響,并且腹部脂肪也是絕經后乳腺癌,胰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因素,然而并沒有明確內臟肥胖會增加絕經后乳腺癌的風險,盡管生物上提出它和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以及代謝綜合征相關,并可能和機制相關,我們先前的研究顯示皮下脂肪沒有特殊效應,但相對于其他實驗有顯著效果,其他解釋可能是年齡的校正,相似運動強度和運動處方的量不夠。
身體活動和絕經后乳腺癌風險的相關性被100多篇流行病學研究支持,由強大的生物學理論支持脂肪損失是這兩者聯系的主要的因素,我們研究表明對于肥胖婦女進行運動訓練來減少總脂肪和內臟脂肪是有效的,對于絕經后婦女要進行至少300min/wk的運動訓練來預防腫瘤,BMI每增加5個單位,絕經后婦女乳腺癌發生增加33%,在雌激素受體和孕酮受體,BMI降低在中等和高等有氧運動后乳腺癌的發生風險降低4.6和6.9%,并增加2.3%的益處,在肥胖婦女中,增加益處可能更多,達到5.5%,風險降低4.8和10.3,研究表明我們的一些結果可能會因為適度依從性而降低,皮下脂肪可能和總脂肪有不同反應曲線,可能會根據BMI和年齡的不同產生不同影響,研究檢測不同的運動處方,個體化的脂肪減少,運動補償的趨勢,運動依從性的預測可能會增加運動處方的影響效果。
隨著年紀增大容易發福,同時隨著年齡增長不愛運動的人群運動量減少會更加明顯。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實肥胖是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良好的習慣可以為自己未來預防疾病困擾,給自己能免去很多不必要的困擾。不過體重達到一定重量時,可能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才能恢復健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