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礙是心理活動中出現的輕度創傷,是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時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異常現象,屬于正常心理活動中暫時性的局部異常狀態。例如,當人們遭遇重大挫折或面臨重大抉擇時會表現出情緒焦慮,恐懼或者抑郁,有的表現沮喪、退縮、自暴自棄或者表現憤怒甚至沖動報復,往往是過度應用防衛機制來自我保護,且表現出一系列適應不良的行為。如果長期持續的心理障礙得不到適當的調適或從中解脫出來易導致精神疾病的產生。
心理障礙幾乎人人都可能遇到,如失戀、落榜、人際關系沖突造成的情緒波動、失調,一段時間內不良心境造成的興趣減退、生活規律紊亂甚至行為異常、性格偏離等等。這時候就需要找心理咨詢醫生尋求幫助。
患了心理障礙之后,患者的第一個情緒反應往往是自卑。覺得自己被劃到軟弱無能的那類人中去了。其實一個人是否患心理障礙,是不由個人的意志決定的,而是由一個人童年的成長環境決定的。換句話說,是命運性的,它只反映和代表了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和發育背景,而不代表一個人是否堅強,是否有價值。
得知自己患了心理障礙后的第二個反應,就是悲觀失望。因為他們習慣于認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最不幸的人,自己患了沒辦法克服的疾病。其實據最保守的估計,人群中的心理障礙患病率也在百分之二,就是說在我國的十幾億人口中,至少也有兩千萬和你患有大同小異的心理障礙的患者。所以你并不是孤立的,心理障礙也不是不可以治愈的,可以說大部分心理障礙都可以通過治療。得到緩解和治愈,只不過緩解和治療需要付出精神、經濟和時間的代價而已,所以患了心理障礙既不可悲,也不可怕,只是不得不面對自己的患了心理障礙的命運。
有了冷靜的思考之后,就可以慢慢地思考怎樣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了。面對自己的心理障礙,采取以下的心態會比較有益。首先必須接受自己的患病現實;其次必須自己承擔起克服心理病的主要責任;然后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尋求專業心理幫助或專業心理治療。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