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復是綜合的、全程的,涉及到家庭、親友、同事、醫(yī)務人員;醫(yī)院內(nèi)、社區(qū)、全社會的方方面面。通過精神康復,使精神疾病患者在心理上、社會功能和社會地位上、軀體上和經(jīng)濟上恢復到病人最好的水平。精神康復訓練的主要內(nèi)容有:生活技能的訓練,學習技能的訓練,職業(yè)技能的訓練,社會獨立生活能力訓練。北京安定醫(yī)院精神科侯也之
精神病人患病以后, 家人及周圍人都把他當病人看待,根據(jù)傳統(tǒng)的觀念,病人理應受到照顧。因而就有不少親屬,愿意把病人長期留在醫(yī)院里,認為只有這樣,他才能獲得最充分的治療。還有的親屬,在病人病愈出院后,仍把他們當作家庭中呵護的中心,不讓他們受任何“刺激”,任何事情都替病人想到了,病人在家里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即使病人有了工作的要求,也被:“你有病,應該多休息”為籍口阻攔了。長此下去,病人失去了主觀能動性,變成了“你讓我怎樣就怎樣”。結果,人為地形成了社會剝奪,病人本已受損的生活和工作技能受到了進一步的壓制,加速了精神殘疾的進程。
精神病康復,讓病人參加一定的社會活動和家務勞動,使他們體驗自己在社會和家庭中充當?shù)慕巧蛻鸬淖饔茫岣咚麄兊淖孕判模岣咚麄兊纳钯|量,可以減少精神衰退。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