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礙是指一個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會原因而導致的各種異常心理過程、異常人格特征的異常行為方式,是一個人表現為沒有能力按照社會認可的適宜方式行動,以致其行為的后果對本人和社會都是不適應的。當心理活動異常的程度達到醫學診斷標準,我們就稱之為心理障礙,心理障礙強調是這類心理異常的臨床表現或癥狀,不把它們當做疾病看待。此外,使用心理障礙一詞容易被人們所接受,能減輕社會的歧視。
誰都可以出現心理障礙,從輕微的不愉快,無聊,生氣,到嚴重的焦慮,抑郁恐怖,失眠,都可以看做是心理障礙的表現,比較突出的表現有:
1、抑郁狀態:從悶悶不樂、開心不起來到悲觀絕望、自責自殺;從注意力不集中到反應遲鈍,從食欲減少到茶飯不思,性欲下降。 抑郁已經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在不遠的將來它將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第二大疾病。
2、在沒有現實的刺激或足夠的證據的情況下,對家人、自我的健康、未來、安全或其它方面的擔心不安、緊張恐懼,每日惶恐不安。
3、恐懼狀態:對特定事物或場所產生不該引起的恐懼、擔心,并出現回避行為。如怕臟、怕高、怕臉紅、怕空曠場所、怕溫和的小動物等,一些不該引起恐懼的物品,環境等產生了緊張恐懼的反應。
4.強迫狀態:總是不能自控地想一些毫無意義的問題或做一些動作。 在思維方面,如整天絞盡腦汁地思索“眉毛為什么會長在眼睛上”等一些毫無意義的問題,明明沒有必要但是不能自控,無法自拔,有強烈的無力感和糾纏感;在行為方面,如反復洗手、反復計算。為此,影響生活,非常痛苦。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