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在急診工作,經常會遇到腸梗阻的患者,而且還經常會遇到熟悉面孔,經常出現這樣的對話“黃醫生,我又來了!”“又梗阻啦?!”。經過管理了很多例病例后,反復像祥林嫂一樣解釋病情、交待注意事項,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并對廣大忍受腸梗阻痛苦的患者普及一下相關知識。如有不認同者,可聯系本人,分享經驗。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黃勇
(一)腸梗阻是什么?
所謂梗阻,就是不通啦。消化道簡單的可把它當成家里的下水管道,有些東西沒有順暢的排下去,堵在了某個地方。我們的消化道還不完全等同于下水管道,它還有伸縮性,不通了以后,在不通地方的上游會不斷積聚更多的食物和消化液,腸管就不斷的擴張,從而引起腸管不斷的強烈蠕動,導致腹痛,腹脹;與此同時,還啟動了機體保護機制,誘發惡心嘔吐,盡量減少梗阻上游的內容物。
(二)導致腸梗阻的原因是什么?
在急診常見腸梗阻的原因主要有三大方面,糞石積聚、腸粘連、胃腸道或毗鄰器官來源的占位。糞石積聚引起的腸梗阻,多見于老年人,長期便秘的人群。(由此可見,吃喝拉撒正常,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大便長時間積聚在腸管內,水分被重吸收,大便干結,排便費力,懼怕排便,導致大便進一步干結,形成糞石,把這個重要的通道堵塞,而引起梗阻。
腸粘連引起的腸梗阻,大多是由于曾經進行過腹部手術引起的。(腹部手術尤其是胃腸道手術,常見的術后并發癥即是腸粘連,各位病友注意啦,這種常見的并發癥并不是所謂輿論渲染的“醫療事故”,這些內容已經寫進了教科書,屬于手術所帶來的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圍內不可避免的)
胃腸道或毗鄰器官來源的占位,這種原因很容易理解的,腹部長了一個東西,影響了胃腸道內容的通過。可以是息肉,也可以是某些惡性腫瘤。
(三)出現了什么癥狀診斷為腸梗阻?
反復出現的腹部疼痛、腹脹,尤其是陣發性的難以忍受的那種疼痛,有出現惡心嘔吐,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排便了,或者沒有肛門排氣了。當然,這些癥狀因人而異,有些人僅僅表現為腹痛,還有些人已經完善了檢查,確診了腸梗阻,但他/她表示剛剛還排了少量大便。一般出現了這些癥狀,需要各位病友來醫院就診了。
(四)腸梗阻為什么要禁食?為什么要插胃管?
從以上幾點不容易看出,腸梗阻是怎么一回事。如果已經考慮為腸梗阻,再進食的話,只會使得梗阻上游的內容物越積越多,腹痛癥狀更為明顯。留置胃管也是基于這樣的原因,盡量將梗阻上游的內容物或積氣引出來,從而促進腸道再通。
(五)腸梗阻為什么要靜脈點滴那么多的液體?
我們人體一天需要攝入不少的水,攝入肉類,蛋類,米飯,蔬菜等等。當出現腸梗阻時,這些所有的東西需要改變一下形式,――從我們的靜脈輸注進去。至于補液量,各位病友就不用擔心了,醫生會根據人體需要量,計算補液量的。
(六)腸梗阻嚴重嗎?是不是需要手術治療?
大多數的腸梗阻是不嚴重的,通過禁食,胃腸道減壓及補液治療可以得到緩解,但不能排除有一定比例的患者病情進行性加重。當經過留院觀察或住院進行上述治療后,癥狀仍不緩解,經過醫生評估后不得不進行手術治療。尤其是合并有其他臟器疾病的患者,這個人群中的死亡率相對來說會高些。
另,已經完善了相關檢查,明確由胃腸道或毗鄰器官來源的占位引起的,進行手術治療會更為積極些。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