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糖皮質激素外用制劑的廣泛使用,激素依賴性皮炎逐漸增多,已成為皮膚科的常見病。該病具有多形態損害,對激素依賴,反復發作等特點,嚴重影響著患者的容貌及心理健康。一般來說,強效的激素藥膏在面部使用超過1.5個月,弱效或含有微量激素的違規化妝品長時間使用(1-2年),都會在局部誘發激素依賴性皮炎。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李遠宏
定義:
由于長期外用含糖皮質激素制劑,一旦停藥導致原有皮膚病復發、加重,并出現多形態的皮膚損害,稱為激素依賴性皮炎。
誘因:
1、激素使用不當:不能正確、合理地為患者選擇合適的外用糖皮質激素。
2、適應癥選擇不當:對一些慎用激素的皮膚病,如:痤瘡、酒渣鼻、面部難辨認癬、黃褐斑等,長期濫用中、強效糖皮質激素。
3、用藥部位選擇不當:對不適宜選用中、強效激素及含氟激素的部位,如:面部、乳房下、外生殖器、腋窩、腹股溝及嬰幼兒皮膚最好不要選用該類激素。
4、外用時間過長: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高效激素超過20天,低、中效激素超過2個月。
5、把激素當化妝品使用:將激素摻進化妝品,長期應用所謂“特效嫩膚、美白”化妝品后產生依賴。
臨床表現:
(1)皮損:
1)皮膚變薄、潮紅伴毛細血管擴張;
2)痤瘡樣皮炎:粉刺、丘疹、膿皰;
3)色素沉著;
4)皮膚老化:皮膚干燥、脫屑、粗糙、甚至萎縮;
5)毳毛增粗變長。
(2)自覺癥狀:
自覺灼熱、瘙癢、疼痛、緊繃感。
治療:
(一)一般治療:
1、健康教育:
2、日常護理:
長期外用糖皮質激素易導致皮膚變薄,發生炎癥反應,皮膚屏障功能被破壞,皮膚對外界各種理化刺激的敏感性增高,每遇日曬、風吹、熱及進食刺激性食物后癥狀加重。因此,應配合使用能恢復皮膚屏障功能的防敏、保濕醫學護膚品,以降低皮膚敏感性。急性期,可行冷噴、冷膜治療;避免面部按摩。
3、飲食:
盡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及飲酒。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二)藥物治療:
1、西醫治療:
(1)外用藥物:
1)激素遞減療法:
對病程及用藥時間較短,停藥后反跳較輕者,可停止使用激素制劑。
2)激素替代治療:
鈣調神經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軟膏,每天1-2次
非甾體類的軟膏:①丁苯羥酸乳膏;②乙氧苯柳胺乳膏;③氟芬那酸丁酯軟膏;每天1-2次。
4)伴痤瘡樣皮炎,待皮膚屏障功能恢復后,加用5%硫磺乳劑、過氧苯甲酰凝膠等。
5)伴色素沉著,待皮膚屏障功能恢復后,加用3%氫醌、熊果苷、壬二酸等脫色劑。
(2)系統治療:
1)抗敏藥物:可減輕炎癥反應及瘙癢癥狀。
2)抗炎治療:
3)其他治療:伴色素沉著,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E、谷胱苷肽等。
2、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可根據皮損、自覺癥狀和舌脈進行辨證論治。主要以祛風、清熱、解毒、涼血、潤燥、養血為原則進行治療:
(1)風熱客膚
(2)熱毒蘊結
(3)陰虛內熱:
(4)血虛風燥:
(三)物理治療:
1、強脈沖光及紅光:
使用較低能量、較長波長的強脈沖光(590―1200nm)及紅光(635nm),對敏感性皮膚進行非剝脫性、非介入性治療可達到修復皮膚,減輕炎癥,使皮膚敏感性降低或恢復正常的作用。
2、激光脫毛:針對毳毛增生患者,在其皮膚屏障功能恢復后,可進行激光脫毛治療。
七、原發病治療:
待激素依賴性皮炎癥狀消除后,應規范治療原發皮膚病,如:痤瘡、黃褐斑、面部皮炎等。
八、預防
1、合理選擇糖皮質激素:
1)面部及嬰幼兒皮膚最好不要選用中、強效激素及含氟激素,如需使用,應盡量選用弱效、不含氟激素,使用時間不要超過1個月。
2)痤瘡、酒渣鼻、淺表真菌病、黃褐斑等皮膚病應盡量不外用糖皮質激素,如需使用應盡量選用不含氟激素,使用時間不要超過1周。
2、教育患者不要使用含糖皮質激素的化妝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