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朋友出生不久便患上了嚴重的濕疹,皮膚瘙癢不止,久治不愈。在“濕疹”好轉后,皮膚干燥、脫皮。短暫恢復后,很快濕疹又會再次復發,反反復復。孩子因為瘙癢,忍受了無盡的痛苦,家長在身邊操心卻又無能為力。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舒暢
很多時候這種反復發作的皮膚病會被家長誤認為是“濕疹”,但孩子所患的其實是特應性皮炎。
有別于普通濕疹,特應性皮炎的患者患病時年齡都很小,往往有家族遺傳的過敏史,濕疹常常長在肘窩或膝蓋后方的N窩(這也是古代稱之為“四彎風”的由來),全身皮膚干燥、劇烈瘙癢,病情反復發作。這種長在不常見部位的“濕疹”曾被稱為“異位性皮炎”、“遺傳性過敏性皮炎”等,因為患者往往具有遺傳性的過敏體質(特應性體質),因而后來大家統一稱之為“特應性皮炎”。
孩子出現哪些癥狀,可能是得了特應性皮炎?
1994年,英國醫生威廉姆斯(Williams)制定了一個診斷特應性皮炎的最低標準,診斷的要點有下面6項,我們用一張圖來記住這個診斷標準:
1. 皮膚瘙癢史(粗的黑色三角所指)
2. 全身皮膚干燥史(干裂的皮膚)
3. 屈側皮膚受累史(肘窩、膝蓋后的N窩等部位曾有干燥或皮疹)
4. 發病年齡在2歲以前(貓咪左爪拿著奶嘴)
5. 屈側皮膚有濕疹(肘窩、N窩等部位正患有濕疹)
6. 個人哮喘或者過敏性鼻炎病史,或一級親屬有特應性皮炎家族史(流鼻涕的貓咪)
其中第1項為必須,再加上其他5條中的3條或以上,便可診斷為特應性皮炎。
特應性皮炎患者的日常護理
特應性皮炎患者處于發作期時,要在皮膚科醫生指導下規律用藥。另外,日常護理不可忽視,它不僅是治療的基石,更是緩解期防止病情復發的重要保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主要圍繞皮膚屏障的保護、降低過敏原接觸的機會來進行,有衣、食、住、洗四大要點。
衣:選擇純棉面料的貼身衣物,而非毛絨、蠶絲、化纖面料,防止引發皮膚過敏或瘙癢刺激。洗衣時漂洗徹底,盡量不用柔順劑。
食:避免食用那些會引起過敏的食物。如果孩子已經進行過正規的過敏原檢測(血清特異性IgE或皮膚點刺試驗)且有明確過敏原,應當盡量避免食用含有過敏原的食物。
住:保持環境的清潔、通風和涼爽。毛絨玩具應當經常清洗,帶毛皮或者羽毛的寵物要盡量避免飼養在室內。
洗:洗澡是特應性皮炎患者最要講究的,洗澡不恰當直接影響皮膚狀況。患者應盡量選擇淋浴而非盆浴,有條件時用軟化后的水洗澡。如果必須盆浴,在浴缸內停留的時間盡量短于5分鐘,且水溫不宜過熱。熱水雖然能暫時抑制瘙癢的感覺,但長遠看是不利于皮膚的。盡量使用溫和的、無香味的液態清潔劑,甚至是沐浴油或者無泡清潔產品,以避免皮脂過度流失導致皮膚干燥。洗完澡之后,輕輕拍干皮膚,并在3分鐘內全身使用無刺激性的潤膚產品。
特應性皮炎發作期的護理
特應性皮炎在發作期往往出現嚴重瘙癢,伴有紅斑、丘疹、滲出,這時除了在皮膚科醫生指導下服藥及外用藥物之外,恰當的使用冷濕敷也十分重要。可用無菌水、生理鹽水、硼酸溶液等浸濕紗布(或是清潔的衣物),擰至半干,敷于皮膚受損處,每次10-30分鐘。冷濕敷可以迅速增加皮膚角質層含水量,降低皮膚表面溫度,起到減輕炎癥反應、收縮血管、清潔皮膚、有效止癢等效果。
市場上目前也有多種高壓罐裝的礦泉噴霧,不僅可以直接均勻噴灑方便使用,更保證了濕敷時水的無菌和潔凈。一些礦泉中含有的硅酸鹽等成分還能幫助皮膚屏障的修復,比較適宜處于急性期的特應性皮炎患者。
為什么孩子的特應性皮炎會復發?
目前為止,特應性皮炎的確切原因并不完全清楚。其實,從特應性皮炎的另一個名字 “遺傳性過敏性皮炎”就可以看出來,特應性皮炎患病的很關鍵一部分因素,是父母遺傳給孩子的過敏性體質。這種體質是我們難以改變的,只能逐漸去適應。
另外,發病也受到環境的影響。在高溫高濕或者寒冷的天氣,或者在出汗、洗澡頻繁等誘因下,特應性皮炎患者皮膚屏障的完整性便會受到破壞,過敏原將更易進入體內。使用潤膚劑將有助于皮膚屏障進行修復,這也是皮膚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癥狀的理論基礎。
Tip:什么是皮膚屏障
皮膚表面脂質、角質細胞、細胞間脂質和天然保濕因子這4部分共同參與構成了完整的皮膚屏障。它們滋潤皮膚、防止過多水分從皮膚中向外蒸發,也抑制皮膚表面有害微生物生長。特應性皮炎患者其中一項或多項環節較普通人薄弱,若環境不適宜或護理不恰當,可出現病情的發作或復發。
特應性皮炎是怎樣發病的?
特應性皮炎具體的發病機制相當復雜,下面這一部分我們推薦給對這種疾病特別感興趣的朋友閱讀。下圖匯總了特應性皮炎目前已經有初步研究結論的發病因素。
1. 表皮屏障的破壞:
2. 朗格罕斯細胞提呈過敏原
3. 炎癥反應
4. 免疫細胞TH1/TH2失衡
5. 嗜酸性粒細胞擴大炎癥反應
6. 細菌繁殖
7.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抓-癢惡性循環)
8. 遺傳基礎(特應性體質)
想了解更多,可閱讀本文末尾對發病機制的詳細闡述。
小結:
特應性皮炎醫學上目前還不能完全治愈,但通過恰當的護理,我們可以做到有效減少病情復發,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家長需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疾病,適應這種慢性復發性疾病的存在,與之和平共處,在醫生指導下對疾病進行管理,減少疾病對生活的干擾,這也是大多數慢性病管理的核心思想。
*發病機制的詳解:
1. 表皮屏障的破壞:完整的皮膚屏障能夠將機體與外界有害因素隔離,抵抗它們對機體的侵襲和損傷,防止體內營養物質、水分的丟失。對于特應性皮炎的患者,他們的表皮屏障往往十分脆弱,容易受到破壞,稍有不慎,其完整性就會受到損傷,外界刺激物和過敏原便容易進入皮膚,刺激瘙癢相關炎癥介質(如組胺和P物質等)的釋放,產生劇烈的瘙癢。
2. 朗格罕斯細胞提呈過敏原:人體的表皮內有一種特殊的免疫細胞稱為朗格罕斯(Langerhans)細胞,它的表面有很多樹突狀的結構。如果把人體的免疫系統比作軍隊,那么朗格罕斯細胞相當于軍隊的哨兵。當它發現有異己分子進入表皮內部的時候,便會把這種信號報告給身體的免疫系統。免疫系統再來決定是否啟動炎癥反應來清除異物,還是忽略這些物質。由于表皮屏障的破壞,朗格罕斯細胞更加容易接觸到外來物質,因此它會更頻繁地向免疫系統提呈異己物質,其中有一些就是過敏原。這些過敏原將觸發免疫系統的炎癥反應。
3. 炎癥反應:炎癥反應就像免疫系統在體內點的一把“火”,這把火除了燒掉敵人,也會傷到自己人。過敏原是這樣一種物質,它本身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多大損害,但當出了問題的免疫系統碰到它之后,便會義無反顧地去點火,造成的結果是體內產生的炎性物質和效應細胞大量誤傷自身。這便是由過敏引發的炎癥反應。對于特應性皮炎患者,由于免疫系統頻繁啟動炎癥反應,因此皮膚表面猶如戰場,往往干燥脫皮,傷痕累累。
4. 免疫細胞TH1/TH2失衡:患者家屬常常會問醫生,孩子是不是因為免疫力太低所以患上了特應性皮炎? 事實并非如此。人體體內免疫反應的程度主要由T輔助細胞(TH細胞)來調節,TH細胞又分為TH1和TH2兩大主要類型。兩種T輔助細胞之間相互影響形成一定的平衡狀態。其中TH2細胞可以促使體內合成更多的免疫球蛋白E(IgE),這類免疫球蛋白可以識別外界特定的過敏原并與之結合,并觸發后續的過敏反應。特應性皮炎患者體內的TH2細胞往往過度活化,使得患者時常處于容易過敏的狀態。所以特應性皮炎的問題并不是機體免疫力差,而是免疫系統的不平衡。
5. 嗜酸性粒細胞擴大炎癥反應:人體的白細胞中有一種稱為嗜酸性粒細胞。正常人的嗜酸性粒細胞在血液中的比例很低,而在一些過敏體質者體內,嗜酸性粒細胞的比例會大幅升高。嗜酸性粒細胞和體內識別特定過敏原的IgE結合后,會觸發后續的炎癥反應,將本來很微小的刺激放大,從而加重了疾病的表現。
6. 細菌繁殖:皮膚屏障的完整對于抵抗有害微生物的感染是至關重要的。特應性皮炎患者由于皮膚屏障的破壞,使一些有害微生物在皮膚表面大量繁殖,其中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最具代表性。這種細菌的大量繁殖除了造成皮膚局部的感染,除了影響皮膚屏障修復之外,細菌的代謝產物本身可以成為過敏原,甚至是能引起更強炎癥的超抗原,從而加重瘙癢和炎癥反應。因此,在特應性皮炎的發作期,尤其是伴有滲出的皮損,外用抗菌藥物也是治療的重要方面之一。
7.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抓-癢惡性循環):人們曾經認為瘙癢是一種特殊的疼痛,但后來的研究表明,瘙癢由獨立的神經元感受和傳遞,與疼痛的神經感受和傳導機制并不相同。皮膚受到的刺激被角質層下部的神經末梢感受器所感受可產生瘙癢的感覺。搔抓可以通過神經的抑制機制暫時控制瘙癢,但反而使神經變得對機械刺激更為敏感。搔抓同時也會刺激皮膚,增加皮膚內瘙癢相關炎癥物質的釋放,帶來更為劇烈的瘙癢,形成“癢―抓―癢”的惡性循環。
8. 遺傳基礎(特應性體質):特應性皮炎患者往往有家族性過敏史,可對多種外界物質產生過敏反應,提示這種疾病與遺傳性的過敏體質有關。此外,特應性皮炎患者很多有表皮絲聚蛋白結構或功能的異常,這種異常造成了皮膚中天然保濕因子的含量降低;患者皮膚的角質層中神經酰胺含量也明顯降低,因此,皮膚脂質屏障脆弱或不完整。遺傳基礎決定了特應性皮炎難以治愈,這些患者的皮膚屏障較正常人容易損傷,需要長期的護理以防止癥狀的復發。
(本文圖文均由舒暢醫師受果殼網及理膚泉藍氣球項目委托創作,原載果殼網:http://www.guokr.com/post/673961/該版本有所改動,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系舒暢醫生授權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