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遺尿癥是指沒有器質性疾病的兒童,3歲以后(特別是四至五歲以后)仍會在睡眠中經常出現無意識的排尿、尿濕被褥的癥狀。也有定為5歲以上兒童持續尿床,或已經能控制夜間排尿又出現尿床。
遺尿癥令人困惑,既反映了發育上的不成熟,又給了孩子心理壓力。本病有遺傳傾向,患兒大腦皮層發育偏延遲,或睡眠過深,不能抑制脊髓排尿中樞,在睡眠后逼尿肌出現無抑制性收縮,將尿液排出。預后良好,大多自愈,但需要作體格檢查和尿液分析除外尿路感染和器質性疾病(如隱性脊柱裂),也要注意預防心理障礙。徐州市中心醫院小兒外科楊吉義
治療遺尿癥的方法包括叫醒治療(逐漸形成生物鐘規律),報警器治療,藥物治療,生物反饋治療等。
合并器質性病變的遺尿癥,最好做泌尿系統檢查和殘余尿測定,以排除神經性膀胱。磁共振檢查明確是否存在脊髓拴系綜合癥等。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