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經胸超聲監測常用的切面有:
1.四腔心切面:測量房間隔缺損的大小,房室環部位殘端組織的長度和厚度,房間隔總長。
2.大動脈短軸切面:主要觀察房間隔缺損的大小,主動脈側和其對側房間隔殘端組織的長度。
3.雙室流入道切面:測量房間隔缺損的大小,測量房間隔的長度,觀察房間隔缺損邊緣組織的長度。
4.劍下兩房心切面; 觀察房間隔缺損的大小,上腔靜脈和下腔靜脈部位房間隔缺損邊緣房間隔組織的長度和厚度。
二.術前超聲檢查的主要內容:
在上述切面上檢查獲得缺損類型、位置、數目、形態、大小、缺損邊緣組織的長度和厚度的參數。
三.適合介入治療的指標:
(1)繼發孔房缺;
(2)缺損直徑大于5mm,小于34mm;
(3)左向右分流,不合并重度肺動脈高壓;
(4)缺損殘端邊緣大于5mm二尖瓣、三尖瓣、冠狀竇開口和肺靜脈5mm以上;
符合上述標準者,成功率達到98%以上。
介入治療不成功的患者,主要是部分缺損邊緣無殘緣,即缺損不是象窗戶一樣四周有邊,而是呈門型,部分無邊。因此能否成功行介入治療,以下幾點最為重要,也是10年來的經驗教訓形成的經驗和體會:
在主動脈短軸切面上,主動脈側可以無緣,主動脈對側不可無緣,無緣則不能封堵成功.兩房心切面上,必須均有緣,如一側無緣,則不能成功封堵。心尖四腔心上切面上,心房頂部無緣,則不能封堵治療。
主動脈短軸切面上顯示主動脈側有緣,主動脈對側邊緣短于5mm,成功的可能性低,如無緣則不可行介入治療 。
劍突下兩房心切面,如其中一側無緣,一般不宜介入治療
經胸超聲心尖四腔心切面顯示房間隔缺損,如一端無緣或短于5mm,則不適合介入治療。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