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藥物治療有三種,分別包括阿司匹林、β受體阻滯劑、ACEI類藥物的治療,三者之間是什么關系,各自的適應癥有哪些?本期專家觀點誠邀程遠植醫師為您詳細講解心肌梗塞的藥物治療。
阿司匹林治療心肌梗塞
阿司匹林是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原用于退熱止痛。近幾十年來,發現該藥可抑制血小板的環氧化酶,使其活性部位發生己酰化,阻止花生四烯酸轉變為血栓素,從而抑制血小板聚積和血栓形成。阿司匹林對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是不可逆的,持續整個血小板生存期。血小板受抑后不能合成新的環氧化酶,只有新生的血小板才能合成環氧化化酶而恢復血小板功能。阿司匹林對血管內皮細胞內的環氧化酶抑制作用較弱且維持時間短,故對前列環素的生成影響較小。每日口服小劑量與大劑量阿司匹林對心肌梗塞的作用是相似的。然而,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卻與劑量相關,劑量越大,副作用越多。所以提倡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心肌梗塞。
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肌梗塞
β受體阻滯劑的劑量在臨床上具有意義,但要評估和確定劑量則很困難。患者之間以及同一患者在不同狀態下存在較大變異。據研究,不同患者應用同樣劑量的同一種b受體阻滯劑,其血濃度差異可達4—20倍。這主要由于藥物的組織分布和肝臟首過效應的個體差異。因此,具體劑量應個體化。
ACEI類藥物治療心肌梗塞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已廣泛用于高血壓和心力衰竭的治療,并取得滿意效果。ACEI可預防或逆轉左室外肥厚,可預防 或治療梗死后左室重構,可預防心律失常的發生,可改善左心功能或治療心力衰竭。ACEI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首先,ACEI可減少鈣離子內流。細胞內鈣超負荷是促進動脈硬化的一個因素。其次,對遺傳性高脂血癥的粥樣斑塊生成有抑制作用。第三,ACEI有輕度降低血膽固醇作用。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