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我們在《The Lancet》上了解到Bhangu教授對急性闌尾炎的發病機制、診斷和治療方法進行了研究。急性闌尾炎是比較常見的急腹癥之一,患者的發病風險大約在7%~8%,那么急性闌尾炎怎么才能治好呢?治療急性闌尾炎的常見方法是闌尾切除術,小編今天總結一下急性闌尾炎的治療方法。
闌尾炎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確,傳統的觀點認為闌尾腔內阻塞是主要的原因,但是近來的研究顯示基因、環境和感染也是比較重要的誘發因素,除此之外,闌尾炎的家族史也占據了一定的比例。在臨床上迅速準確的診斷仍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一、治療方法
保守治療:單純性的闌尾炎可以自行緩解,而使用抗生素治療單純性闌尾炎存在爭議。一篇基于36個RCT研究的meta分析比較了抗生素和闌尾切除術治療單純性闌尾炎的結局,研究的結果顯示單用抗生素治療單純性闌尾炎,未治愈率約25%~30%,而且這類患者1年后還是需要入院手術治療,另外一個RCT研究顯示對于兒童性闌尾炎的患者單用抗生素還是有效的。
但是Bhangu教授認為對于目前的RCT研究中存在的很多問題,例如診斷標準不同,患者納入標準不嚴格,結局指標選擇不當,隨訪時間不長等因素,且研究均未結合影像學方法。
最近來自北歐的一個RCT研究結合了CT以確診闌尾炎,其研究結果示單用抗生素治療的1年失敗率約27%,與先前的研究結果相近。選擇抗生素時,需選擇腸道的需氧菌和厭氧菌敏感的,除此之外,需要結合當地細菌的耐藥情況。
在臨床研究中,通常采用靜脈內注射抗生素1~3d,完全口服抗生素試驗研究還沒有開展。目前推薦靜脈內抗生素治療至少1d,同時積極檢測,因為約5%~23%的患者可能需緊急行闌尾切除術。隨后繼續口服抗生素7~10d。
二、闌尾周圍膿腫
對于闌尾炎患者,若觸及腫塊應高度懷疑腹腔或盆腔膿腫形成,發生率約3.8%。入院延遲是闌尾穿孔和膿腫形成的危險因素,由于嚴重程度不同,少數患者盡管及時入院治療,但仍有膿腫形成。一篇meta分析結果提示對于病情較輕的闌尾周圍膿腫,應使用抗生素,必要時行經皮膿腫引流,復發率約7.4%,立即手術可能提高回盲部切除的風險。對保守治療的闌尾膿腫患者可采用結腸鏡、CT進行隨訪,約1.2%隨后發現結腸惡性腫瘤。因此對于40歲以上保守治療的闌尾膿腫患者,存在可疑癥狀或相關實驗室檢查、影像學表現異常時,應考慮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單純性闌尾炎經首次抗生素成功治療后,隱匿性闌尾惡性腫瘤的發病率未知。
三、手術治療
?。?)急性闌尾炎手術時機與患者預后的相關性一直備受爭議。一篇基于11個非隨機研究共納入8858例患者的meta分析表明,病情穩定的患者在院內推遲手術12~24h并未增加穿孔風險。因此,對于癥狀體征不典型的患者,適當延長觀察時間,反復評估,可提高診斷準確性,不增加穿孔風險,可提高急診手術的工作效率。此類患者也可早期行腹腔鏡探查,提高診斷率,早期離院。
(2)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應用
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可減輕手術疼痛,縮短住院日,短期效果良好,患者滿意度高,尤其適用于兒童和肥胖患者。研究表明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和開放手術患者的長期預后并無顯著差異。但對于妊娠期闌尾炎,一篇納入3415例患者的meta分析結果表明,腹腔鏡手術比傳統開放手術的流產率高(127例流產,RR=1.91)。目前以開放性闌尾切除術作為妊娠期闌尾炎的標準治療方案。
(3)新手術技巧
經臍Glove port單孔腹腔鏡手術因成本低,術后效果滿意,切口美觀而應用于臨床。一篇基于單孔腹腔鏡和傳統腹腔鏡對比的RCT研究的meta分析結果顯示,兩者效果無明顯差異。經自然腔道內鏡手術(NOTES)的應用存在爭議,操作復雜,手術時間長且費用高,尚缺乏臨床結果改善的相關數據。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