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艾滋病患者普遍因為治療不及時,就診率低,而遭受到死亡的威脅。現如今雖然還沒有研究出根治艾滋病的方法或是藥物,但是如果患者能在早期就積極配合醫生,采取相關治療措施,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提高生活質量的。下面,我們就從中醫角度為大家分析講解下艾滋病的用藥方案。
艾滋病的三大中醫用藥方案
1、熱擾營血型
此類艾滋病人多因腎陰不足、虛火燥熱、熱犯營血、迫血妄行而致病。其主要的臨床表現是 有高熱、斑疹、吐血、咯血、出鼻血、尿血、便血,甚至有神昏譫語、抽搐、癡呆、癲癇或麻木不仁等癥狀。
治療此癥應以泄熱解毒、清營涼血為主,并輔以息風開竅,可選用清營湯或羚角鉤藤湯或服用中成藥紫雪丹或至寶丹等。
清營湯的常用方藥:水牛角10克,黃連3克,玄參、生地、麥冬、丹參、銀花、連翹各15克,竹葉5克。此藥每日一劑,可分兩次服用。
羚角鉤藤湯的常用方藥:羚角2克(或山羊角10克),生地、白芍、茯神各15克,川貝母、桑葉、甘草各5克,竹茹、鉤藤、菊花各10克。此藥每日煎一劑,分兩次服用。
2、肺腎陰虛型
此類艾滋病人多因腎精虧損、腎陰不足、虛火煩熱、暗灼肺津而致病。其主要的臨床表現是 長期低熱、困倦乏力、咽喉疼痛、口舌干燥、痰中帶血、消瘦、自汗、脈象虛數等。
治療此癥應以滋腎養肺為主。可把知柏地黃湯與沙參麥冬湯合用,方藥可隨癥加減。每日煎一劑,取汁,分兩次口服。
知柏地黃湯的常用方藥:熟地20克,山萸肉、山藥、澤瀉、茯苓、丹皮、黃柏各10克,知母15克。
沙參麥冬湯的常用方藥:玉竹、麥冬、扁豆、沙參各10克,桑葉6克,生甘草3克,天花粉15克。
3、脾虛血虧型
此類艾滋病人多因腎精虧,精病累氣,氣病及血,進而導致脾虛所致。其主要的臨床表現是 氣短乏力、惡心、納差、腹瀉、心悸、消瘦、頭暈目眩、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弱等。
治療此癥應以補中養血為主,可把補中益氣湯與歸脾湯合用,方藥可隨癥加減。每日煎一劑,取汁,分兩次口服。
補中益氣湯的常用方藥:黃芪15克,黨參、白術、當歸各10克,桂皮6克,炙甘草5克,柴胡、升麻各3克。
歸脾湯的常用方藥:龍眼肉、酸棗仁、茯苓、當歸、遠志各10克,白術9克,炙甘草5克,黃芪、黨參各12克,木香5克,生姜3片,大棗3枚。
溫馨提示:很多人并不相信艾滋病就在自己身邊,或近在咫尺。然而社會學家對電子郵件的研究表明,世界上素不相識的兩個陌生人,只須通過6個人的輾轉就會搭上關系。因此大家在加強艾滋病的預防工作。現在還沒有艾滋病疫苗,也沒有藥物能防治艾滋病,安全套就成為惟一可以預防艾滋病的強有力阻斷工具了。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