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遇到對艾滋病病毒(HIV)或艾滋病(AIDS)過度擔心和恐懼的人們,他們中有的人可能有過可疑接觸HIV的機會,如無保護的男男GJ、婚外男女XJ、KJ、性亂、注射、工作中的職業暴露等,也有一些人無端地擔心公共場所用的馬桶、電話、炊食具、住宿旅店的毛巾和被服甚至在公共場所的一切活動等會導致HIV的傳播、感染。一些人由于過度恐懼還出現了“假艾滋病”的癥狀,即現在的“陰性艾滋病”,如:如乏力、體重減輕、肌肉酸痛或跳動、皮膚疹子、口腔潰瘍等,到醫院就診未發現有任何疾病;更有甚者,因過度擔心反復進行數十次HIV抗體檢測,輾轉就醫幾次到幾年不等,既不相信陰性結果,又害怕會出現陽性結果,終日惶惶不安,從一般的恐懼發展為嚴重的神經官能癥。
那么產生恐懼艾滋病的原因到底在哪里?經深入研究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是“恐艾”者對有關艾滋病相關的知識了解甚少,或一知半解,片面甚至斷章取義理解艾滋病知識;
②輿論誤導,社會上有些對艾滋病的不恰當的形容,給人們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壓力;
③少數人的過度恐懼與其個性和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有關;
④因為艾滋病帶來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對社會及家庭產生嚴重影響,所以加重了人們對艾滋病恐懼的心理。
難道這樣的恐懼就不能消除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只要我們能夠正確了解艾滋病的相關知識,了解在什么情況下可能感染艾滋病,在什么情況下不可能感染艾滋病,就可以使恐懼艾滋病的心理降到最低,甚至不恐。
以下是本人的幾點建議,供廣大朋友參考:
1、要以科學的態度學習、了解艾滋病的基本常識,最重要的是正確理解艾滋病傳播途徑和易感原因。這些知識只能來源于國家的專業醫療機構、疾控部門及其下屬的各個醫療機構。
2、了解性病艾滋病的相關宣傳知識應從國家專業醫療和傳媒機構獲得,以免受到誤導。
3、要真愛自己和他人,忠誠于伴侶,規范個人行為,杜絕高危行為、危險行為、遠離毒品等。
4、如確實發生了高危行為,懷疑自己有可能被感染HIV的風險時,應到各級疾控機構或國家醫療機構性病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工作室向專業人士尋找幫助,有經驗的專家及專業咨詢員會為你提供可參考的建議或意見,對減輕恐懼起關鍵作用;同時要在國家醫療機構進行HIV抗體檢測,明確是否有HIV的感染,以便排除恐懼心理。
5、與朋友、同事講一講自己擔心和恐懼的事,這樣也有可能緩解內心的恐懼。
6、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如體育鍛煉、與朋友聚會等,學會自我放松、調整心態。
7、如果應用上述方法對艾滋病的恐懼仍然存在,可向心理醫師尋求咨詢和治療。
附:在什么情況下不會傳染艾滋病:
①空氣;
②飲水、食物;
③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觸;
④游泳池;
⑤吸血昆蟲和蚊子、跳蚤、虱子等,目前還沒有發現傳播艾滋病病毒的吸血昆蟲;
⑥有防護的照料、護理艾滋病人;
⑦蹲式廁所及小便池;
⑧共用馬桶,馬桶坐圈已經消毒,接觸馬桶坐圈的皮膚沒有損傷,應該不會感染艾滋病。
但需要謹慎小心以免發生意外傳染的行為有:
①接吻:在唇、舌和口腔粘膜完好的情況下,禮節性口唇接觸臉頰的接吻應屬安全。口對口的接吻,特別是深吻、長吻、或唇、舌、口腔粘膜有破損或潰瘍時,才有可能傳染的危險性。
②握手:雙方手部皮膚無破損時,握手應屬安全。
③擁抱:隔著衣服的擁抱是安全的。如果皮膚直接接觸,而皮膚有擦傷或患有皮膚病時,才可能有危險。
④共同進餐:共同進餐未發現可以傳播艾滋病,但這是一種不衛生的飲食習慣,應該提倡分食制。
⑤使用避孕套性交:正確使用避孕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傳染艾滋病的機會,但仍可能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險,因為避孕套在性交時可能發生破裂和滑脫。因此參與無保護的男男GJ、婚外男女XJ和性亂的人們必須珍惜生命,杜絕這類高危性行為。使用避孕套預防艾滋病并非十分安全可靠的方法,不能把避孕套看成安全套或保險套。只有潔身自愛才是最安全可靠的。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