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患者恢復期的康復護理方法是什么?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下面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1、保持肢體功能位,促進肢體功能恢復 功能位是使患者肢體處于發(fā)揮最佳功能的體位,對頸髓損傷患者應使上肢保持內收伸直位,以防止上臂外展、前臂屈曲的異常體位;下肢髖關節(jié)保持伸直位,外側放置枕頭或砂袋,以防髖外展、外旋。膝關切下可墊一毛巾卷,使膝微屈,踝關節(jié)處于90°中間位,可在足下與床架間加用軟墊,防止足下垂。
2、按摩患肢,預防肌萎縮 對癱瘓肢體由近向遠依次按摩,對弛緩性癱瘓按摩手法宜重,時間宜短;對痙攣性癱瘓手術法宜輕,時間宜長。每日2~3次,每次約15min。
3、改善關節(jié)活動度,預防關節(jié)僵直、攣縮、畸形 對于患肢要給予關節(jié)全范圍內被動活動,先近端大關節(jié)再遠小關節(jié)。根據各關節(jié)功能做屈伸或旋轉運動,活動范圍由小到大,循序漸進,直至達到最大生理范圍。每個關節(jié)活動3~5次,每日2~3次。
4、增強肌力訓練,促進功能恢復 對胸腰腰段脊髓損傷患者,上肢以主動鍛煉為主,提高上肢及軀干肌力,以帶動下肢運動。教會患者床上翻身方法,并進行起坐訓練。訓練病人掌握床與輪椅的轉換,扶架站立及扶步行車行走。逐漸過度到拄拐行走。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給予助力運動或抗阻訓練。隨著肌力的增強,注意加強患者的耐力訓練。
通過以上的介紹,脊髓損傷患者恢復期的康復護理你是不是知道了呢?希望給您帶來幫助。祝您健康。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