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脊髓損傷止疼方法,大家需格外關注,正確的把握脊髓損傷止疼方法有助于大家盡早了解這種疾病,并且幫助大家找到針對性的治療方案,那么常見脊髓損傷止疼方法包括哪幾方面呢?下面幾點就是專家給出的具體分析,我們一起把握一番。
脊髓損傷止疼方法:
1、攝取足量蛋白質,并可多攝取一些強化身體細胞抵抗自由基,如維他命A、C、E、礦物質硒等,以達到能同時控制體重及維持長期復健治療所需之能量消耗。
2、褥瘡是急性期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每兩小時翻身一次,即使半夜也要記得定時翻身。翻身時要注意不要擦破皮,且要顧慮到脊椎的穩定度。
3、應注意防寒防感冒,可引起諸多并發癥,冬季陽光充足時可曬太陽,春季不要過早換取衣物。
4、日常生活飲食原則為:以高纖維、低脂肪、低油、低膽固醇飲食為主。
5、飲食攝取上應避免高熱量食物如:油炸、肥肉、甜點、蛋糕、冰淇淋或汽水、紅茶飲料等。
6、煮食烹調時應避免使用豬油,另外應減少蛋黃、內臟類、過量的海鮮等高膽固醇之食物,而應增加的是高纖維類食物如:蔬菜、谷類、水果與足夠水分。
脊柱損傷的早期救治包括現場救護、急診救治、早期專科治療等。早期救治措施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脊柱脊髓功能的恢復。
對各種創傷患者進行早期評估應從受傷現場即開始進行。意識減退或昏迷患者往往不能訴說疼痛。對任何有顱腦損傷、嚴重面部或頭皮裂傷、多發傷的患者都要懷疑有脊柱損傷的可能,通過有序的救助和轉運,減少對神經組織進一步損傷。
遵循ABC搶救原則,即維持呼吸道通暢、恢復通氣、維持血循環穩定。要區別神經性休克和失血引起的低血容量休克而出現的低血壓。神經源性休克是指頸椎或上胸椎脊髓損傷后交感輸出信號阻斷(T1-L2)和迷走神經活動失調,從而導致血管張力過低(低血壓)和心動過緩。低血壓合并心動過速,多由血容量不足引起。不管原因為何,低血壓必須盡快糾正以免引起脊髓進一步缺血。積極輸血和補充血容量,必要時對威脅生命的出血進行急診手術。當血容量擴充后仍有低血壓伴心動過緩,應使用血管升壓藥物和擬交感神經藥物。
有關脊髓損傷止疼方法,大家一定要謹慎的了解和對待,這是幫助大家積極了解疾病,并且幫助大家找到針對性治療方案的前提,與此同時,為了確保大家的健康,大家在了解了脊髓損傷止疼方法之后,還應該積極咨詢相關專家的建議,以降低疾病危害的發生。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