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3年幽門螺桿菌(簡稱Hp)發現以前, 有人就發現胃病有一定的傳染性, 但什么原因不清楚, 現在已清楚胃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潰瘍是由Hp引起,但一些患者對Hp有一定的了解后,日常生活中非常擔心Hp會相互傳染。現就一些幽門螺桿菌傳播特性介紹如下,以便大家有所了解,御防胃病。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科徐順福
感染源及感染途徑
Hp一般只能感染人類,寄生在人胃粘膜中,由于胃-食管返流使Hp到達口腔,Hp可以通過口-口途徑傳播;Hp也可能從大便中排出通過糞-口途徑傳播。雖然很少有機會能從大便或牙斑中培養出Hp,但用目前最先進敏感的檢測方法PCR可在許多受感染者大便或牙斑中檢測到Hp,這說明上述兩種傳播方法口-口,糞-口傳播可能是Hp的傳播方式。口-口傳播需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兒童時期的口對口喂養,以及共用餐具增加了Hp傳播機會。糞-口傳播依賴于環境污染,以及在環境中存活時間,一般在冷藏條件下,在蒸餾水,鹽水,海水中可以存活數天,但最近發現Hp在水中能夠改變自己成特殊形態,延長在水中存活時間,這有利于Hp的傳播。
易感性及影響因素
家庭居住條件差,衛生狀況欠佳,營養缺乏,容易感染Hp,尤其以兒童為重,一般在5歲左右即開始感染Hp;反之,家庭收入高,居住條件好,衛生狀況良好,營養充足,則不易感染Hp,一般在成人后感染。在幼兒園,托兒所和家庭集住人群中,Hp感染呈簇集出現,往往一家數人有Hp感染,患同樣的胃病。
目前,從Hp致胃病的特點來看,胃病具有一些傳染病的特征,但從整體來看,目前仍認為是一種感染性疾病。在我國絕大部分Hp感染發生青少年時期,以后如不經治療一般持續終生,Hp感染經治療根除后,以后每年只有1.2%感染率,因此沒有必要對Hp的傳染性深恐不安。 _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