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縮性胃炎在當今社會已經不再是罕見的疾病,而且還有擴大化和年輕化的趨勢,那么,萎縮性胃炎的危害有哪些呢?萎縮性胃炎會有癌變的可能嗎?讓我們看一下下面的實例。
病例:
K先生因有胃脘脹滿、噯氣、腹部不適、無食欲,在醫(yī)院做胃鏡,診斷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病理活檢部分粘膜有腸上皮化生。對癥治療3年余,未見好轉,聽說此病還可能發(fā)展成胃癌,K先生有些害怕。那么,此病真會癌變嗎?
所謂腸上皮化生,是指胃粘膜腺體中,出現了正常時不應該有的腸腺體(即腸腺遷移胃內)。腸上皮化生可分為小腸型和結腸型,以及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其中只有結腸型不完全性腸上皮化生才與胃癌有關。可以這樣說,萎縮性胃炎雖可癌變,但癌變率并不高。您的胃粘膜有腸上皮化生,但說得比較籠統(tǒng)簡單,其嚴重程度不好判斷。
目前此病尚無徹底治愈的方法,以下措施可早期發(fā)現癌變、保持病變穩(wěn)定和減輕臨床癥狀。
飲食療法胃酸過低或有膽汁反流者,宜多吃瘦肉、奶類;進食時應細嚼慢咽,忌暴飲暴食;避免長期飲濃茶、濃咖啡、烈酒和吃辛辣、過冷、過熱和粗糙食物。
消除某些致病誘因如吸煙、情緒緊張或低落,以及長期服用對胃粘膜有刺激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和水楊酸鈉等。
定期復查胃鏡單純萎縮性胃炎(指無腸上皮化生或僅有小腸型完全性腸上皮化生和無不典型增生)3年1次;單有結腸型不完全性腸上皮化生或單有輕度不典型增生兩年1次;結腸型不完全性腸上皮化生同時伴輕度不典型增生一年1次,伴中度不典型增生3個月1次;如有重度不典型增生應視為癌變,宜施行手術。
內科治療①幽門螺桿菌(簡稱HP)是慢性胃炎致病菌,故應首先抗菌治療。現認為能抑制或殺滅HP最好的藥物是:枸櫞酸鉍鉀、阿莫西林、甲硝唑、紅霉素和四環(huán)素等。通常將上述藥物中的三種或兩種聯(lián)用(稱三聯(lián)或二聯(lián)療法),取得的療效最好。②口服硫糖鋁、胃膜素和生胃酮等胃粘膜保護劑。③口服胃蛋白酶合劑或稀鹽酸合劑等提高胃酸濃度。④有膽汁反流者應口服胃動力藥(如嗎丁啉、西沙必利或胃復安等),使胃蠕動加強,防止膽汁反流,以保護胃粘膜。
對于萎縮性胃炎的癌變幾率相信大家已經有所了解,對于萎縮性胃炎的患者而言,不必太過驚慌,積極地配合醫(yī)生治療,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習慣要避免,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有就是要注意飲食,控制好自己的嘴巴,遠離萎縮性胃炎的困擾。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