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狀胃炎(VG)是由Moutler和Corner于1947年報道的一種內鏡下形態——內鏡下呈扁平疣狀隆起、中央臍樣凹陷糜爛的胃黏膜病變,胃黏膜表面有很多疣狀或痘疹狀突起的一種慢性胃炎,病變多見于胃竇部。
慢性糜爛性胃炎又名疣狀胃炎,痘疹狀胃炎,是介乎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之間的一種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在臨床上具有很高的發病率。
臨床表現沒有特異性。有上腹痛,以隱痛,脹痛多見無規律性。其次是上腹脹,噯氣,反酸。有三分之一病例有上消化道出血(表現嘔血、黑便)。少數病例可無癥狀。雖然形態學和組織學上有獨特改變,但臨床表現和普通型慢性胃炎無區別。慢性糜爛性胃炎如不能進行及時治療,有效地遏制疾病的發展,那么就會產生消化性潰瘍,甚至出現上消化道出血,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