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農業生產大國,大麥和小麥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兩種植物,成年的大麥和小麥在外形上相差特別的,因此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分辨出它們;不過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小麥苗和大麥苗,雖然幼年時期的小麥苗和大麥苗不能食用,但在中藥中他們有著非常大的功效;那么在功效上大麥苗和小麥苗哪個好?
小麥苗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稈直立,通常具6~9節。葉鞘光滑,常較節間為短;葉舌膜質,短小;葉片扁平,長披針形,長15~40厘米,寬8~14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方圓形。穗狀花序直立,長3~10厘米;小穗兩側扁平,長約12毫米,在穗軸上平行排列或近于平行,每小穗具3~9花,僅下部的花結實。小穗節間約1毫米;穎短,革質,第1穎較第2穎為寬,兩者背面均具有銳利的脊,有時延伸成芒,具6~9縱脈,外稃膜質,微裂成3齒狀,中央的齒常延伸成芒,背面5~9脈,內稃與外稃等長或略短,脊上具鱗毛狀的窄翼,翼緣被細毛;雄蕊3枚,花藥長1.5~2毫米,丁字著生,花絲細長,子房卵形。穎果矩圓形或近卵形,長約6毫米,淺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小麥苗茶特殊功效在于清肝去火,具有防癌抗癌等多方面特殊作用。基本材料:小麥苗一把,滑石粉2—3錢。作法:水煎、去渣、代茶飲。主治:肝火旺盛,身熱口渴,胸腹悶脹,汗多,小便不順暢。功用:用來解酒、除熱、去火;防癌抗癌;養顏美容。
大麥越年生草本。稈粗壯,光滑無毛,直立,高50-100cm。葉鞘松弛抱莖;兩側有較大的葉耳;葉舌膜質,長1-2mm;葉片扁平,長9-20cm,寬6-20mm。穗狀花序長3-8cm(芒除外),徑約1.5cm小穗稠密,每節著生3枚發育的小穗,小穗通常無柄,長1-1.5cm(除芒外);穎線狀披針形,微具短柔毛,先端延伸成8-14mm的芒;外稃背部無毛,有5脈,頂端延伸成芳,芒長8-15cm,邊棱具細刺,內稃與外稃等長。穎果腹面有縱溝或內陷,先端有短柔毛,成熟時與外稃粘著,不易分離,但某些栽培品種容易分離。花期3-4月,果期4-5月。大麥苗中所含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蛋白質是人類與動物的必需營養。1939年,干燥后的大麥苗作為“可接受食品”得到了美國醫學會食品委員會的認可。隨后,合成的營養素被加入各種食品中,復合維生素受到廣泛歡迎。
大麥苗所榨的汁中富含β-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B6、B12,泛酸和葉酸及礦物元素鉀、鈣、鐵、磷、鎂等。其他成分包括葉綠素、氨基酸、蛋白質、纖維素和生物酶。素食者通過補充大麥苗可以避免發生維生索B12缺乏癥。
大麥秸中,含有多糖成分,初步動物試驗,具有抗癌作用。味甘苦,性溫,無毒。入脾、肺二經。消腫,利濕,理氣。治小便不通:陳大麥秸,煎濃汁頻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