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薏米這種東西,近些年薏米被炒得火熱,在很多的養生文章中都提到了薏米,薏米的口感相對大米來說,還是比較次的,口感相對粗糙;但是這種薏米的確是有很好的入藥價值,尤其是濕氣重的人,多吃一些薏米是有好處的,那么豇豆和薏米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
薏米的營養價值很高,被譽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薏米可用作糧食吃,薏米味道和大米相似,且易消化吸收,煮粥、作湯均可。夏秋季和冬瓜煮湯,既可佐餐食用,又能清暑利濕。由于薏米營養豐富,對于久病體虛、病后恢復期患者,老人、產婦、兒童都是比較好的藥用食物,可經常服用。
不論用于滋補還是用于治病,作用都較為緩和,微寒而不傷胃,益脾而不滋膩。據報道,薏米治病的成份薏苡仁酯,不僅具有滋補作用,而且還是一種抗癌劑,能抑制艾氏腹水癌細胞,可用于胃癌及子宮頸癌。薏米的根中所含的薏米醇,除具有上述的薏苡仁酯的作用外,還有降壓、利尿、解熱和驅蛔蟲的效果,適用于高血壓、尿路結石、尿路感染、蛔蟲病等。薏米的葉,可煎水作茶飲,其味清香,飲之可以利尿。薏米的常用量為20-30克,病重者可加大劑量至60克。
豇豆的功效與作用:健脾利濕;補腎澀精。主脾胃虛弱;泄瀉;痢疾;吐逆;消渴;腎虛腰痛;遺精;白帶;白濁;小便頻數。豇豆的用法用量是內服:煎湯30-60g;或煮食;或研末,6-9g。外用:適量,搗敷。豇豆的禁忌注意是《得配本草》:氣滯便結者禁用。
豇豆的選方:①治食積腹脹,噯氣:生豇豆適量。細嚼咽下,或搗絨泡冷開水服。(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②治白帶,白濁:豇豆、藤藤菜。燉雞肉服。(《四川中藥志》)③治蛇咬傷;豇豆、山慈姑、櫻桃葉、黃豆葉。搗絨外敷。(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