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象征高潔,如果一味藥材能以柏命名,想必也是很美好的治療效果和生長形態,柏子仁,又名柏實、柏子、柏仁,是柏科植物側柏的種仁,藥用始載于漢朝的《神農本草經》,并被列為上品,稱其有“主驚悸、安五臟、益氣、除濕,久服令人潤澤、美色、耳目聰明、不饑不老、輕身延年”的功效,在《本草綱目》中也有“養心氣、潤腎燥、益智寧神”的記載,柏子仁為柏科常綠喬木植物側柏的種仁,主產中國山東、河南、河北,此外陜西、湖北、甘肅、云南等地亦產,冬初種子成熟時采收,曬乾,壓碎種皮,陰乾,柏子仁的功效與作用都有哪些?
近代藥理證實,柏子仁確有鎮靜、催眠作用。有人曾作試驗,用柏子仁煎劑給大白鼠口服或腹腔注射,無論白天或黑夜,均表現出良好的鎮靜及嗜眠效應,并認為柏子仁與炒柏子仁的鎮靜效果無明顯區別,并沒有任何副作用。
柏子仁甘潤,有養心安神之效,亦多用陰血不足,心神失養之心悸怔忡、虛煩不眠。主要適宜心陰虛及心腎不交之心悸失眠。如《本事方》柏子仁丸,即以本品配五味子、人叁、牡蠣等,治療心陰不足虛煩不眠、驚悸、盜汗者;《體仁匯編》柏子養心丸,以本品配伍麥門冬、熟地黃、石菖蒲等,治療心腎不交之心悸不寧、心煩少睡,夢遺健忘者。
用于治療便秘,適宜于陰虛、產后和老人的腸燥便秘,性質和緩而無副作用,常與火麻仁同用,方入三仁丸。體虛較甚者則配肉蓯蓉、當歸等。治盜汗,用于治療陰虛盜汗,常配牡蠣、五味子、麻黃根和養陰益血之品。補心養血,用于血不養心的驚悸怔忡、虛煩不眠,思慮過度、心脾受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