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東西都有幾個名字,多名的出現和東西擁有多名的現象,是因為地域的不同,人文的差異,習慣的多樣,一個東西可以一個地方的叫這個名字,另一個地方叫那個名字,而其實它們都是一個物品,像在內陸的人叫牡蠣的海鮮干,海邊的人可以簡單叫它咸菜,多見反而覺得普通,少見就會覺得稀奇,除了這個原因,還有一個就是物質的學術名,學術名是一般不為人知的,只有學者或者深究的人才會清楚的了解,那么胡荽和香菜一樣嗎,它們會不會也是多名的現象呢?
俗稱的香菜,最初稱作胡荽,又名芫荽,芫荽原產地在西亞的波斯(今伊朗)和埃及一帶。大約在2150年前,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回國時張騫帶回芫荽及許多國外植物品種。如胡豆(即蠶豆)、胡麻(即油麻)、胡荽(即芫荽)、胡瓜(即黃瓜)、蒲桃(即葡萄)、大蒜、苜蓿等,這在明朝偉大的植物學家、醫藥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里都有詳細記載并證實。中國現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張騫出使國外,得胡豆。”班固編著的《漢書》更明確寫道:“張騫外國得胡麻。”
據現代研究發現,胡荽之所以香,并獲得香菜的美名,主要是因為胡荽含有揮發油和揮發性香味物質,因而香菜營養豐富,內含維生素C、胡蘿卜素、維生素B1與B2等。同時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鈣、鐵、磷、鎂等。在香菜的揮發油里,含有甘露糖醇、正葵醛和芳樟醇等,可以開胃健脾。而且香菜中所含維生素C的量遠比普通蔬菜高得多;香菜中所含胡蘿卜素則要比西紅柿、菜豆、黃瓜等高出十倍以上。難怪如今市場上香菜的售價越來越高。
現在你知道了嗎?胡荽只是香菜的學術名,它們其實就是同一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