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血壓十大認識誤區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但很多人對它知之甚少。記者專訪了三軍醫大新橋醫院心內科副教授耿召華、三軍醫大西南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遲路湘,為市民們詳細解讀高血壓的十大認識誤區。
誤區一:人老了,血壓自然就比年輕人高,不必刻意控制血壓
專家認為,這是想當然的說法。血壓水平隨著年齡升高絕非必然,更不能稱為自然升高。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壓是一種病理現象,有非常嚴重的后果:很多老年病人在患高血壓的同時,還伴有高脂血癥、糖尿病、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等疾病。
誤區二:血壓輕度升高,不需吃藥
一項針對冠心病發病率的研究顯示,,輕度血壓高也會增加冠心病的發病率。其中,收縮壓在120—139mmHg的占31.6%,140—159mmHg的占42.9%,在>160mmHg者只占24.1%。由此可見,輕度高血壓患者也需要重視自己的病情,及時服用控制血壓的藥物。
誤區三:沒有不適癥狀,可以不用藥
大多數老年高血壓患者沒有明顯不適感,只有在血壓非常高時才會有頭暈、頭痛等癥狀。有些患者誤認為血壓高一點沒關系,只要沒有癥狀就可以不用藥物治療。
專家表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首先應當明確,高血壓是一個可以沒有癥狀的疾病,高血壓所帶來的風險和并發癥不是由臨床癥狀引起的。
其次,血壓值是決定患者用藥的唯一標準。即使沒有任何癥狀,患者也必須根據監測的血壓水平來決定降壓藥的服藥方法和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