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是一種氣候現象,是指太平洋中部與東部的熱帶海洋異常變暖,導致全球氣候發生變化,部分地區降雨增多的現象。98年,我國的長江特大洪水就跟厄爾尼諾有關系。
中新社武漢3月31日電 (陳立立 徐金波)長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31日發出警示,當前全球正在經歷的超強厄爾尼諾事件,與給長江流域帶來巨大影響的前兩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具有高度相似性,長江中下游地區今年汛期發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
當天,長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召開2016年指揮長視頻會議,部署今年流域的防汛抗旱工作。
長江流域氣象中心辦公室主任王仁喬說,全球正在經歷1951年有觀測記錄以來的最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本次事件自2014年9月開始,預計今年5月結束。與給長江流域帶來巨大影響的1982年至1983年、1997年至1998年兩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具有高度相似性,甚至在持續時間、強度等方面還超過了前兩次。
目前,本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已導致全球氣候異常,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并對中國產生了明顯影響。2015年,中國平均氣溫比常年偏高0.9℃,創歷史新高;登陸臺風強度大,6個登陸臺風中有4個達到超強臺風級別;強對流天氣頻發,全國有2000多個縣(市)遭遇冰雹、龍卷風等強對流天氣;南方出現罕見冬汛,湖南、江西、浙江等地年底有30多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洪水……
受此影響,氣象部門預計今年中國氣象年景總體偏差,長江流域汛期(4~10月)降雨偏多,其中主汛期(6~8月)長江流域降雨明顯偏多,長江中游大部分地區偏多2成以上,部分地區偏多5成。
長江防總常務副總指揮、長江水利委員會主任劉雅鳴指出,今年以來,湘江、贛江等長江支流,已出現超警戒洪水過程,入汛時間較常年提前了11天;春雷響得早,寓意著今年雨水偏多等,諸多跡象表明,今年汛期長江流域中下游地區發生大洪水的幾率增大,防汛抗旱形勢十分嚴峻。
劉雅鳴表示,雖然近年來長江流域重大水利工程和民生水利建設全面提速,大批控制性樞紐工程相繼建成并發揮效益,流域整體抗災能力得到顯著提升,但仍然存在防汛抗旱意識淡薄、防災減災體系薄弱等問題。為此,她要求流域各省(市、自治區)全力做好2016年長江防汛抗旱各項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