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癥目前病因尚不明確。研究表明,焦慮癥與遺傳因素、個性特點、不良事件、應激因素、軀體疾病等均有關系,這些因素會導致機體神經-內分泌系統出現紊亂,神經遞質失衡,從而造成焦慮等癥狀的出現。有研究稱焦慮癥或可縮短壽命。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焦慮與提前衰老之間有關聯,所引起的細胞損傷或許會縮短壽命6年。研究報告由一期《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卷》發表。
美國波士頓布里格姆婦科醫院研究小組抽取5243名女性的血液樣本,借助問卷調查她們是否有“恐懼性焦慮”。 恐懼性焦慮又稱“恐懼癥”,原因不詳,現有研究顯示與遺傳、生化和特殊的條件反射相關。研究對象年齡在42歲至69歲之間。研究人員以Crown-Crisp指數測量恐懼性焦慮的程度。它將恐懼性焦慮分為1至16級,分數越高表示焦慮程度越高。
研究人員發現,端粒長短與是否容易出現“恐懼性焦慮”有明顯關聯。布里格姆婦科醫院研究人員比對認定,比起具有高度“恐懼性焦慮”的研究對象,普通人的端粒較長,長出的部分相當于6年壽命。
報告作者奧利維婭·奧克雷克說:“不少人好奇壓力如何催人老。這項研究值得關注的部分在于,它顯示心理壓力的一種常見形式——恐懼性焦慮與提前衰老之間的聯系。”
樂觀的情緒可以有效推進疾病治療的有效性,這是大多數人贊同的觀點。同樣,消極的情緒也會給身體帶來負面影響。該研究顯示,焦慮會引起細胞損傷,使人提前衰老。同時,焦慮癥是一種治療效果較好,預后也不錯的情緒障礙,因此即使被確診為焦慮癥,也不必過分擔心。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