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栓塞是指因異常的固態、液態、氣態物體(被稱作栓子)沿血循環系統進入腦動脈,引起動脈管腔閉塞,導致該動脈供血區局部腦組織壞死。臨床上表現為偏癱、偏身麻木、講話不清等突然發生的局源性神經功能缺損癥狀。該病占腦血管病的15-20%,多發生于中青年,老年人較少。
導致腦栓塞的栓子主要來源于心臟,其次是腦動脈硬化和感染所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心源性:這是腦栓塞最常見的。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合并心房顫動時左心房擴大血流緩慢淤滯,已發生附壁血栓,血流不規則使栓子脫落形成栓塞;亞包性心內膜炎、急性心肌梗死、風濕性心臟病換瓣術后、心房粘液瘤、二尖瓣脫垂等,先天性心臟病房室間隔缺損將來自靜脈的栓子壓入左心產生的反常栓塞等。
二是非心源性:主動脈弓及其發出的大血管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附著物脫落也是腦栓塞的重要原因,常發生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少見的有敗血癥、肺部感染的濃栓子、骨折后的脂肪栓子、空氣栓子、癌細胞栓子、寄生蟲卵栓子,各種原因的空氣栓塞及異物栓塞等。
三是來源不明:少數病例雖經檢查仍未明確栓子來源者。
腦栓塞的主要危害表現是:
1、起病極急,常在數秒鐘或很短時間癥狀達高峰,少數呈階梯式進行性惡化。
2、部分病人有短暫意識模糊、頭痛、抽搐,較大動脈閉塞后數日內發生的繼發性腦水腫可使癥狀惡化并導致意識障礙,嚴重腦水腫還可引起致命性的顱內結構移位(腦疝)的危險。
3、神經系統局源性癥狀和體征發生突然。
4、大腦中動脈及其深穿支:最易受累,出現對側偏癱(程度嚴重)、偏側麻木(感覺喪失)、同向偏盲,主側半球(通常為左側)受累時可表現失語,非優勢半球受累時則發生失用癥。
5、頸內動脈:可引起同側眼失明,其他癥狀常常與大腦中動脈及其深穿支閉塞后出現的癥狀體征難于鑒別。
6、大腦前動脈:不常見,一側可引起對側偏癱,(下肢重上肢輕)、強握反射及尿失禁。雙側受累時可引起情感淡漠、意識模糊,偶可出現緘默狀態及痙攣性截癱。
7、大腦后動脈:可有同側偏盲、對側偏身感覺喪失、自發的丘腦性疼痛、或突然發生不自主的偏身抽搐癥;優勢半球受累時可見失讀癥。
8.椎-基底動脈:眩暈、復視、眼球運動麻痹、共濟失調、交叉癱、瞳孔異常、四肢癱瘓、進食吞咽困難、意識障礙甚至死亡。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