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可怕,要遠離毒,而最可怕的是失去自我,也是最難戰勝的。吸毒者構成了另外一個世界,在這里也有甜酸苦辣和七情六欲,然而這種長期吸毒造成的生理、情緒、軀體、精神和人格上的變異扭曲,在心理上形成了一道無形的陰影和障礙,是戒毒者戒除毒癮的首要難題,而這一道心魔也是最難以戰勝的。因此,心癮的治療成了戒毒康復治療的重中之重,所以說,心理康復治療是戒毒工作中的一個主題內容,是開啟和轉變戒毒人員認知的鑰匙。所以,戒毒社會工作者必須掌握和靈活應用好心理療法的方式方法。針對受戒者的心理狀態,戒治方法如下:一是樹立信心。二是毒雖可怕,但最可怕的是失去了自我,相信一定能找回。三是毒是難戒、毒能戒,但一定要堅持到底。
受戒者的普遍心理特點:
受戒者最常見的特征是心理變態和回避型人格,精神癥狀因自卑感和無能感而導致焦慮和抑郁。性格固執極端且認死理又不易接受別人的意見。普遍文化程度較低認知狹隘,從眾心理較重又敏感多慮,較易受暗示提醒。行為方式以自我為中心,常常是我行我素、獨來獨往。平日里不愛運動,懶惰自私,生活孤獨空虛且寂寞無聊,既好吃懶做又追求奢侈的生活。嬌氣憂郁,情緒多變且孤僻,心態較差。
脫毒治療期間心理及思想行為表現:
受戒者初進康復中心,普遍存在對陪送她們來戒毒的家人及康復中心的設施、藥品、醫護管理人員表現為不滿。多數抑郁寡言,精神渙散,對醫護管理人員的耐心說導不理不睬,甚至對生活失去了信心。這時,醫護管理人員更不能因此而歧視她們,仍應不厭其煩地找她們談心,耐心開導。為鞏固她們生理戒毒的效果,還應特地安排心理咨詢師對她們進行心理測試及心理輔導引導和幫助。入院初期,受戒者們的思想仍然沉浸在吸食毒品的享樂中,雖然自己愿意戒毒但仍然堅持自己錯誤的享樂認知觀。認為吸毒是自己的個人行為,又沒有去偷盜,是用自己掙來的錢,為什么要定為違法行為。其次是認為自己吸毒又沒有危害社會和做什么壞事,感覺自己沒錯。三是不清楚國家為什么要禁止吸毒,認為自己的吸毒沒有傷害他人和危害社會等等。在這些錯誤思想認知的驅使下,致使受戒者對能否戒除毒癮持懷疑態度,對醫護管理人員的對抗情緒較濃,行為表現極端異常和頑固。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