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科收治了一名老年慢性腹痛的患者,一天到晚感覺下腹部疼痛,有肛門墜脹感,在市內的多家醫院診治,均未檢查出什么毛病,為了止痛,醫師曾經用去痛片、解痙藥物止痛,稍有效果,但不能完全緩解,后來在多位醫師的建議下來我院就診,在門診精神檢查:神志清,痛苦面容,情感反應協調,定向力完整,情緒低落,悲觀,焦慮,求治心切,失眠,無幻覺妄想。經過詳細問診和體檢,再結合以前在外院的檢查,我們考慮患者得了抑郁癥,收住院治療。住院治療20多天,停用止痛劑,服用抗抑郁藥西酞普蘭、阿普唑侖等藥物治療,輔以心理治療(注意力轉移、放松訓練),兩周后疼痛消失,三周后情緒開朗,睡眠好,抑郁量表評分好轉,出院后維持服用抗抑郁藥物。為什么此位老年患者明明有軀體疼痛的感覺卻被診斷為抑郁癥呢,為什么僅僅吃了抗抑郁藥物患者難以治療的疼痛消失了?我們下面還要來了解一下老年抑郁癥。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醫療技術的日新月異,許多老年人的壽命超過了70歲,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了10%,中國已經步入名副其實的老齡化社會。我國老年人口的增加勢必會相應帶來老年精神衛生問題的增多。這其中,老年抑郁癥是一個較為常見的精神障礙,據統計患者已經超過2600萬。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精神科沈青峰
老年期抑郁癥臨床表現往往不太典型,其癥狀特點表現為:(1)悲觀心境、多種軀體不適感;(2)睡眠障礙,失眠或早醒;(3)食欲很差;(4)動力不足,缺乏活力;(5)興趣和愉快感喪失;(6)自責自罪、消極想死;(7)體重下降。上面那位老年患者腹痛癥狀經過我們診斷考慮是抑郁癥里的軀體不適癥狀,并且疼痛為軀體不適癥狀常見癥狀,其特點為:部位涉及廣泛,可以是頭、頸、胸、腹、四肢等,部位不固定,疼痛性質一般不很強烈,與情緒狀況有關,情緒好時可能不痛或減輕。如果臨床醫生沒有認識到,自然治療效果不會好,而這些癥狀也會變成頑固的“疑難雜癥”。老年抑郁癥的治療應該到正規的專科醫院治療,絕不是吃吃抗抑郁藥那么簡單,老年期抑郁癥的治療包括心理社會治療及藥物治療。心理治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是需要專門的專業知識的,這也是為什么吃同樣的藥治療抑郁癥,在專科醫院和綜合醫院取得的療效不一樣的原因。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