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這是經常被提及的詞,尤其在學齡前和學齡期的孩子家長中出現的頻率尤其高。那么何為多動癥呢?多動癥的表現是什么?是不是可以治療的呢?聊城市人民醫院兒童保健科錢靜兒童多動癥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癥,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這類患兒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 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沖動,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長和教師感到沒有辦法。
小南是一個11歲的男孩子,是爸媽眼中的多動調皮的孩子,是老師眼中難管教的問題學生,是同學眼中愛找茬打架的人。老師反映小南的注意力很不集中,在教室里不能靜坐,常在座位上扭動,上課不能專心聽講,易受環境的干擾而分心;小南的父母反映他做作業時不能全神貫注,做做玩玩,粗心草率 ,做事有始無終,常半途而廢或頻繁地轉換,做作業拖拉,不斷地以喝水、吃東西、小便等理由中斷,做作業時間明顯延長。為此小南的父母非常的苦惱,于是就診于聊城市人民醫院兒童保健科,通過了解其病史,發現這個孩子存在注意缺陷障礙及多動,對其做了一系列的檢查后,發現這個孩子的智力是正常的,注意力稍差,多動,同時合并感覺統合失調。由于小南學習態度端正,錢主任制定了以腦電生物反饋訓練、感覺統合訓練為主的非藥物治療方案。一個療程過后,小南的癥狀有了明顯的改善,父母反映其做作業的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以前很難安靜的坐下來專心做件事,現在能夠把兒童版的《水滸傳》完整的讀下來,甚至還解決了暈車的問題。開學不長時間小南就被評為副班長,學習成績也大大的提高了,同學們反映他也有了很強的責任感,都喜歡和他交朋友。
小強今年9歲,是全家的“寶貝”,爸爸媽媽陪同其來聊城市人民醫院兒童保健科就診,孩子媽媽反映這個孩子管不了了,脾氣及其暴躁,很難控制,稍有不順心就大哭大鬧,還經常丟三落四,鉛筆橡皮都批發著買,老師經常找家長談話,反映他上課精力不集中,考試甚至把題目都看錯,在做集體游戲的時候不能排隊或者按順序等候,經常和小朋友鬧矛盾。在孩子的媽媽講述孩子的病史的時候,錢靜主任發現小強安靜了幾分鐘就開始在凳子上扭動,翻動診室里的東西,時不時的插話,表現出很不耐煩的神情。孩子的爸爸也有些不以為然,認為是孩子小的原因,小孩子調皮些是正常的,長大后就好了。檢查結果顯示,小強的智商正常,注意力差合并多動沖動。經給予藥物與訓練相結合的綜合治療一個月,小強的脾氣不再暴躁不安,多動的問題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前明顯延長。
還有一類多動癥的表現是很容易被大家忽視的,其表現為凝視一處,走神,發呆,眼望著老師,但腦子里不知想些什么。老師提問時常不知道提問的內容 ,智力水平正常,但是學習困難,成績差。8歲的小文就是這樣的孩子。小文的父母帶著孩子來就診時,情緒很是低落,他們認為小文的智商存在問題,很是絕望。通過一系列的檢查發現,小文的智商沒有問題,甚至是中上水平。那為什么還是成績很差呢,原來罪魁禍首就是注意缺陷障礙。通過給予藥物加腦電生物反饋系統治療,并指導家長給孩子寬松的環境和和諧的家庭氣氛,培養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兩個月過后,小文的父母驚喜的發現小文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不但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也變得更有自信了,性格也更為開朗了。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