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是一家的主要關注對象之一,因為每一個家庭對孩子都很重視,孩子是生命的延續和情感的寄托,也是全家快樂的源泉,成長對每個孩子的都只有一次。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一個倍受關注的問題。決不能忽視或是誤解一些行為控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或是比較叛逆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也許正經受著兒童多動癥的困擾,他們是因為疾病所致。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兒科劉躍梅
有專家統計在我國兒童多動癥就診率不足1%,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統計,我國學齡兒童多動癥患病率為3%至5%,這意味著中國有近2000萬兒童患有多動癥。盡管近年來我國兒童多動癥的防治和疾病教育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績,在兒童疾病中越來越多的多動癥患兒能得到及時治療,但是,有的醫生 認為孩子多動是因為任性,沒有到這就是一種疾病所致,專家認為多動癥患者的就診率還不到患者總數的1%,有可能是因為人們對這種疾病的關注度不夠,專科醫師的匱乏和治療不規范,是造成這個現狀的主要原因。
兒童多動癥又稱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一種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常見的精神行為障礙,主要癥狀表現為注意缺陷、活動過度、沖動、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如果得不到及時規范的治療,50%至60%的多動癥患兒癥狀將持續到成年。在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兒童多動癥已經家喻戶曉,而且很多父母、老師都很重視和關注兒童多動癥問題;可是,在我們國家,對于多動癥的關注和認知卻很低。北京兒童醫院院長申昆玲教授介紹,在近日開展的“中國兒童多動癥關愛周”活動中,來自全國18個省市的82名患兒,最終被確診為兒童多動癥。而這82名多動癥患兒最初到醫院就診卻都是因為其他疾病,可見家長對兒童多動癥的認知嚴重不足。兒科醫生多呼吁,應當喚醒社會對兒童多動癥的認識和關注,促進患兒健康成長。
兒童多動癥是一個大家既了解又陌生的疾病,我們認為兒童多動癥治療刻不容緩,很多人把多動癥定義為“毛病”而不是疾病,它的危害和影響到底有多大,多數人也不甚明了。其實,多動癥跟其他疾病一樣,需要規范治療。患有多動癥的兒童在2-3歲左右就會出現異常行為,但是一般到學齡期才能被識別出來。患兒跟正常兒童比,其核心癥狀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沖動,且控制能力差,男孩患兒比較多。多動癥是一個影響一生的疾病,患兒如果得不到及時規范的治療,病癥會持續到成年。成年期75%的多動癥患者至少會患有心境障礙、焦慮障礙、物質濫用、人格障礙等精神障礙中的一種,33%的患者患有上述兩種以上病患。很多成年人出現邊緣性人格,其實是多動癥早期治療的結果。
在多動癥病人的不同年齡階段呈現不同的特點,小的時候可能以多動、喜歡鉆桌子等行為為主要表現,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到了學齡期、青春期,甚至到了成年,就會出現學習問題、控制問題、社會問題,甚至職業困難、物質濫用這些問題。所以多動癥不是簡單的“多動”,它是影響整個家庭和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的疾病。
多動癥治療和不治療之間的差別很大,及時治療的病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樣。但是如果沒有及時診斷和規范治療,患者發生車禍、自行車事故、急診就診、摔傷、跟他人爭斗等各種事情都會出現。大量的研究表明,多動癥患兒自行車事故較正常人多50%,急診就診比正常人多33%,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兩到四倍,而且學業、就業都會失敗。半數左右不能夠正常上學,最后被開除,還有35%左右退學;嚴重者還會對從業、家庭、社會造成影響。有學者統計青少年罪犯中30%是多動癥患者,如果這些病人都能及早得到診斷治療,可以避免事故及犯罪事件發生。
也有一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多動是行為品行上的問題。我們發現兒童多動癥治療應注重綜合早期干預,多動癥患兒實際上存在著大腦功能的障礙。研究表明,當讓孩子做有一些目的任務時,正常兒童的大腦是中央部位興奮,但是多動癥兒童的大腦該興奮的部位不興奮,不該興奮的部位卻興奮,所以造成這些孩子與眾不同。在疾病譜上面,稱之為兒童發育行為上的障礙性疾病。
兒童多動癥的治療,進行早期綜合干預是一個重要的方面。綜合干預包括三個方面,第一,藥物治療,它是基礎的治療。藥物治療加上行為管理兩種方法結合,臨床療效將近70%。第二,輔助行為治療,而對年幼兒童行為治療是主導治療,特別是對于沒有入學的兒童。同時教育支持也很重要。在治療當中,不同年齡段也有不同的主攻方向,4―6歲倡導的是行為治療為先,6―11歲藥物治療加上行為治療,而11―18歲,由于年齡逐漸變大,所以行為治療退后,藥物治療為先,加上心理治療。其實在臨床上,單純的兒童多動癥并不多見,大概只有占三分之一,而絕大部分伴隨有其他的疾病,稱為共病,其中最多見的是對立違抗障礙,高達40%,其次有焦慮障礙、品行障礙、抽動障礙等等。這些共病也給臨床治療帶來了一定的復雜性。金星明教授最后表示,對兒童多動癥的治療醫生責無旁貸,同時,社會各界也要給予患兒更多的關懷,因為在關懷和不關懷兩者之間,孩子的前途是大相徑庭的。對于兒童多動癥的治療“規范診治”是核心,“藥物治療”是基礎,而“醫教結合”是方向。
近年來,我們發現兒童多動癥的病人有增多的趨勢,因為在我們贛州地區,有很多在外地務工的打工人員,他們的孩子留守在老家農村,由祖輩們撫養,由于長時間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他們的性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一些異常的情況,多動癥病人就是其中的一部分,為此,兒科醫生要對兒童多動癥的深思,必須引起我們臨床醫生的高度重視。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