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頸椎病發展到什么程度,我們患者就需要選擇手術了呢?
頸椎病是椎間盤突出、骨刺和椎骨松動壓迫刺激了頸部神經或血管,這樣神經就受到直接和間接損傷,如果沒有得到確切治療,這些原因長期存在,神經會相繼出炎癥水腫、缺血代謝紊亂、脫髓鞘改變及細胞壞死,患者自己能察覺的就是肢體疼痛、麻木、無力、抓握行走困難,甚至出現一個胳膊或四肢癱瘓。就像一塊石頭壓住了一棵青苗,有的青苗能適應,有的青苗不行,就會逐漸變黃,最后死亡。搬開石頭解救青苗與手術減壓解放神經是一個道理,要把握時機,要及時果斷。手術時機,不同的類型的頸椎病是不太一樣的。江蘇省中醫院骨傷科陳剛
神經根型頸椎病,首先還是建議頸托制動、充分休息、口服藥物和做物理治療,但是有一些情況要考慮手術。第一就是頸部、肩部或臂部的疼痛麻木癥狀非常劇烈,有的甚至到手指,夜里睡不著覺,嚴重影響生活。用鎮痛藥都不能緩解,這個時候就要手術。尤其頸椎磁共振顯示,神經卡壓非常嚴重時,如不及時手術,可能會神經壞死。有的開始時劇烈疼痛,突然一天不疼了,但手上沒有力量了,肌肉癱瘓了。一般神經損傷由輕到重,病人癥狀不同,先是疼痛感覺過敏,再重就是麻木和無力,再嚴重就不痛了,是肌肉癱瘓和肌肉萎縮。按照這個分析,所以我們不能等到肌肉癱瘓等到它變成很麻的時候再做手術。
第二種情況是頸椎病很疼,影響生活,經一個月甚至兩三個月的治療觀察沒有緩解,這個時候也要做手術。凡是適合手術治療的病人,手術治療效果一般都好。手術效果也取決于對治療時機的選擇,一旦有了明確的手術指征,又沒有手術禁忌癥,建議還是盡早手術,因為早手術效果好。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不太容易接受或馬上接受手術治療,大家都在想忍一忍扛一扛,看能不能扛過去。實際上這個一忍一扛不但可能白白忍受痛苦,而且還可能耽誤控制疾病,影響手術效果,甚至出現嚴重后果。
與神經根型頸椎病不同,絕大部分脊髓型頸椎病需要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無效。這種患者主要以肢體無力麻木、兩手不靈活笨拙、行走不穩有踩棉花感等癥狀為主,是一種嚴重類型的頸椎病,如果不治療多數(60―80%)病人病情將越來越加重,最終結果是癱瘓。所以這種類型頸椎病,一經確診就應該手術治療,病情越輕手術越早,效果越好。如果神經已經壞死,即使手術也不能挽救。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極少見,大部分診斷椎動脈型的實際上是交感神經型),主要是頭暈頭痛、心慌胸悶、惡心嘔吐、眼痛眼脹視力模糊、血壓不穩忽高忽低等癥狀。雖然多數人主張保守治療,但是在臨床實際中我們發現,交感神經型頸椎病保守治療經常無效,病情非常容易反復。此類病人主觀癥狀多種多樣,非常容易誤診,大多游走于神經內科、心血管科、消化科、耳鼻喉科,長期得不到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此類病人并且癥狀容易反復發作,需以極大的細心和耐力來對待。癥狀嚴重反復發作痛苦異常的患者,可以常規手術,輕型的也可選擇低溫等離子微創介入治療,大多可以獲得療效。
手術治療主要的目的是消除間盤或骨刺對神經造成卡壓,使松動的頸椎重新獲得穩定,改善神經的血液循環。不管卡壓的是神經根還是脊髓,切除這些有病的組織結構,讓神經得到一個很好的松解、解放,這是最終的目的。方法很多,可以做從前面進去,把椎間盤切掉,也可以到后邊把椎管打開。
頸椎病病人如果同時患有糖尿病或者高血壓,經過入院后藥物控制達到要求指標,還是能正常手術的。但確實有些病人不適合做手術,他可能患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嚴重疾病,或者本身個體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問題,這叫手術禁忌癥。比如有很嚴重的心臟(例如急性心梗)問題,或者有很嚴重的肺氣腫,或者是哮喘,這種病人一般不能夠耐受全麻不能耐受手術。這對他來講就是大手術,雖然我們做一個頸椎單節段前路手術可能只是30分鐘40分鐘,并不是很大,出血也不會很多,就是10毫升到20毫升出血,但是對這些病人,他有嚴重的基礎病的時候,就要特別小心。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