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膽囊結石病人作了膽囊切除術后一年、數年后膽石復發了,又需要手術,當另一些人聽說此事后,對這種手術失去了信心。這些膽石復發的病人有的是切除膽囊時膽管中已有結石,由于結石細小,未被發現;有的病人除膽囊內生長結石之外,膽管內也會生長結石,這和人的個體差異有關,此種結石呈淤泥狀,細小沙石狀,或多角塊狀,壓之即碎,多見于我國南方、中原、越南、東南亞。那么,膽囊結石手術后為什么膽石容易復發呢?最常見的原因是:武漢市第六醫院普外科全卓勇
(1)當膽囊內有細小結石時,由于手術擠壓或膽囊收縮,這些細小結石可在術前或術中由膽囊管進入膽總管。這些細小結石如存留在膽總管內,日久之后就可引起膽汁排出受阻,此時必然引起醫學上稱之為“阻塞性黃疸”的癥狀。因此,凡在膽囊切除時發現是細小結石必需切開膽總管,檢查有無細小結石排入,如發現則應取出,以免膽囊切除術后結石復發。要發現有細小或泥沙狀結石,手術中必需用膽道鏡檢查,否則多有遺留,尤其是附著在膽管壁上細小膽石。
(2)自然狀態下膽囊內細小、多發結石經常經膽總管排入腸道。膽石不斷排出,膽囊內結石不斷產生。膽石排出過程中可以發生疼痛,可以不斷損傷膽管與腸道之間的開口,而分泌胰液的胰管也位于此開口,因此可引起急性胰腺炎,這一膽胰管與腸道的共同開口也可以發生狹窄。如此時僅切除膽囊,術后必然因此開口狹窄而反復發生急性膽管炎或胰腺炎。當發生這種情況時除切除膽囊外,還需在此開口作擴大引流術,即醫學上稱之為“Oddi括約肌切開成形術”的手術,這樣才能保證術后即使有細小膽石都能自然排出,膽汁和胰液暢流,不致引起膽囊術后又發急性膽管炎或急性胰腺炎。
?。?)有些膽囊結石病人在術前就可能同時存在膽管內結石,稱為肝膽管結石癥,此種結石都為膽色素結石,即上述淤泥或易碎膽石。如僅僅切除膽囊,術后必然因肝內或膽總管結石不能排出誘發一系列癥狀,結石如能及時排出至腸道就不會發生癥狀。因此,這類病人理應用術中膽道鏡檢查清除肝內或膽總管結石,同時作內引流術,保證再生長的膽石和膽汁能暢流。當然這種內引流術很多,如膽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膽總管空腸吻合術、奧狄氏括約肌切開成型術等,可根據不同情況選擇其中一種。而是否及時作這種引流術和選擇哪一種引流術,對膽道手術的治療效果都起決定性作用。
(4)膽囊切除手術的不規范也是引起膽囊切除術后復發的最常見原因之一。例如在切除膽囊的過程中膽囊管留的太長,術后必然發生“膽囊管殘留過長綜合征”,也就是膽囊術后復發疼痛癥狀的原因。
總而言之,膽囊切除手術的不規范,應該術中膽道鏡探查膽管而不探查;淤泥狀膽石不早期施行內引流術,膽胰共同通道有狹窄不解除或該做附加的內引流術而未做,是膽囊切除術后復發的關鍵原因。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