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1年世界上發現首例艾滋病患者至今,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從援非醫療隊的初步探索,到國內自發散在的治療、研究,發展到今天在政府領導和組織下開展大規模的醫療救助和多方面、多層次的科學研究,二十年來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顯示了良好的發展前景,更重要的是有了一支隊伍、具備了一定的條件,可以說中醫藥已經迎來了治療艾滋病的發展機遇。面對這種機遇我們中醫藥界如何承擔起我們應負的責任,如何更好地開展艾滋病中醫藥救治和研究,是擺在我們面前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中醫藥有自身的理論體系,以及獨特的辨證論治方法,更有豐富的方劑及藥物,我們要充分發揮中醫藥的這些優勢,加強協作,有計劃地開展對艾滋病的治療及研究。
艾滋病中醫證候研究
艾滋病是一個新發疾病,中醫歷代文獻中尚無艾滋病之名,近年來根據艾滋病的傳播方式、流行情況、發病特點、臨床表現以及預后轉歸等方面,中醫界人士提出了艾滋病應屬于中醫。
“疫病”、“伏氣溫病”、“虛勞”、“Y瘕”、“陰陽易”等范疇。這些疾病在病因病機、臨床表現的某些方面、某些階段與艾滋病有相同或相似之處,其治療方法、方劑藥物可以應用于該病的治療,但是艾滋病有其自身獨特的病因病機,以及自身獨特的發展演變規律,因而上述疾病的理論均不能完全、確切地反映艾滋病的本質及規律。艾滋病病程長、病情復雜,邪氣傷正,既有邪毒(疫毒)侵襲的外感病特征,又有傷及正氣累及多個臟腑的內傷雜病的特征,因此已有的辨證方法既有部分的對應方面,又不能完全符合本病的復雜情況。臨床由于診治例數有限,資料收集尚不充分,缺乏證候量化指標,數據也難以進行統計學處理,尤其是患者病情、地域特點、感染途徑以及醫生的個人經驗、思維特點不同,也決定了目前尚未做出較統一的證候分類。
近20年來,中醫藥人員對于艾滋病的辨證施治、臨床分型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分別采用了八綱辨證、臟腑辨證、氣血津液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等方法。查閱1988年以來的有關文獻,艾滋病的中醫辨證分型共計約有30余種,從多角度進行了探討,有先分期再分型者,即在現代醫學對艾滋病的病期劃分、病情階段劃分的基礎上再進行各個階段的中醫辨證分型;也有直接以中醫的分型來表達艾滋病病變的各種證候,并根據不同的病性、病位來指導臨床用藥;還有根據艾滋病的基本病機確定主要證候隨癥加減者,以及對應主要癥狀進行辨證分型者。對于艾滋病的流行病學的調研及在此基礎上的證候分析者較少。上述研究對探討艾滋病的證候規律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目前這種辨證方法繁多、證候概念模糊,缺乏較為統一標準的狀況,給開展中醫藥治療艾滋病臨床研究帶來了困難,也不易確定中藥的新制劑、新藥臨床觀察的中醫標準??梢哉f艾滋病的中醫證候學研究是臨床研究、藥物研究的基礎,因此目前急需開展艾滋病證候的研究。
具體研究方法,一方面可以遵循中醫學傳統的方法進行辨證治療研究,遴選出醫療經驗豐富的中醫臨床專家進行診察辨證,搜集臨床資料,逐漸積累病例,不斷進行總結與交流,到一定時期達到基本的共識,制定出艾滋病的中醫證候分類,其優點是保持了中醫的特色,但這項工作需要較長的時間。另一方面可以采用臨床流行病學結合現代科學相關的方法進行中醫證候學研究,在歸納整理文獻和有關證候辨證參考標準的基礎上,充分考慮感染途徑、病程、并發病癥、實驗室指標等因素,按照臨床流行病學及循證醫學方法進行科研設計,開展艾滋病臨床中醫證候調查研究,納入量化指標,采用生物統計學方法進行分析,提高研究的科學性和嚴謹性,以闡明艾滋病的中醫證候規律。這項工作要進行協同作戰,內容設計要符合中醫學理論,信息和數據要真實可靠,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出預期結果,為中醫辨證論治艾滋病奠定基礎。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