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感染就是存在體內的感染源,在一定的條件下而導致的疾病,根據臨床的經驗總結我們發現,艾滋病這種免疫類的疾病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于機會感染而導致的,針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專家在這里對原蟲類這一感染源做了一個詳細的闡述,接下來來看看專家的講解。
(1)卡氏肺囊蟲肺炎:卡氏肺囊蟲是一種專在人的肺內造穴打洞的小原蟲。人的肉眼看不見,而且用一般的生物培養方法也找不到。卡氏肺囊蟲肺炎主要通過空氣與飛沫經呼吸道傳播。健康人在感染艾滋病毒后,免疫功能受到破壞,這時卡氏肺囊蟲便乘虛而入,在病人體內大量繁殖,使肺泡中充滿滲出液和各種形態的肺囊 蟲,造成肺部的嚴重破壞。卡氏肺囊蟲肺炎在艾滋病流行前是一種不常見的感染,過去僅發現于戰爭、饑餓時期的嬰幼兒,或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白血病患兒。卡氏肺囊蟲肺炎是艾滋病患者 的一個常見死因,在60%以上的艾滋病患者中屬于最嚴重的機會感染,約有80%的艾滋病患者至少要發生一次卡氏肺囊蟲肺炎。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蟲肺炎時,首先有進行性營養不良、發熱、全身不適、體重減輕、淋巴結腫大等癥狀。以后出現咳嗽、呼吸困難、胸痛等癥狀,病程4~6 周。發熱(89%)和呼吸急促(66%)為肺部最常見的體征。某些人肺部還可聽到羅音。卡氏肺囊蟲肺炎常復發,病情嚴重,是艾滋病患者常見的致死原因。卡 氏肺囊蟲肺炎病人胸片顯示兩肺廣泛性浸潤。但少部分患者(約占23%)其胸片可示正常或極少異常。據對180例卡氏肺囊蟲肺炎X線胸片檢查所見,表現為兩 側間質性肺炎的77例,間質及肺泡炎癥45例,肺門周圍的間質炎癥26例,單側肺泡及間質炎癥24例,未見異常者8例。 肺功能測定示肺總量及肺活量下降,隨著病程的進展而進一步加劇。 氣管鏡或肺穿刺所取之標本可以查到卡氏肺囊蟲,有時還可以查到其它病原體,此時為混合性機會感染。本病病程急劇;亦可緩慢,終因進行性呼吸困難、缺氧、發 展為呼吸衰竭而死亡,其病死率可達90%~100%。
(2)弓形體感染:艾滋病人得弓形體感染主要引起神經系統弓形體病,其發生率為 26%。臨床表現為偏癱,局灶性神經異常,抽搐、意識障礙及發熱等。CT檢查可見單個或多個局灶性病變。依據組織病理切片或腦脊液檢查可見弓形體。極少數弓形體累及肺部(1%)。該病是由寄生性原蟲動物鼠弓漿蟲所致的一種動物傳染病。人的感染途徑,先天性感染是由母親經胎盤傳給胎兒.后天性感染是因吃了含 有組織囊蟲的生肉或未煮熟的肉而感染。
(3)隱孢子蟲病:孢子蟲是寄生于家畜和野生動物的小原蟲,人感染后,附于小腸和大腸上皮,主要引起吸收不良性腹瀉,病人表現為難以控制的大量水樣便,每日5~10次以上,每天失水3~10升,病死率可高達50%以上。診斷靠腸鏡活檢或糞便中查到原蟲的卵囊。
以上專家從原蟲的三個方面給了一個詳細的闡述,而且每一類專家都給了相應的例子和診斷,希望大家對這種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做好艾滋病的預防工作,把疾病扼殺在搖籃中,不要因為疾病而對生活和工作帶來影響。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