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時候,患脂肪肝的人群是很少的,隨著現在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脂肪肝,特別是一些經常有應酬的男性朋友。脂肪肝剛開始的時候癥狀并不是很嚴重,但是如果不注意飲食和治療那么將有可能發展成肝病。對于脂肪肝來說,很多醫生建議用中醫的方法進行防治。
下面一組數字是驚人的:在某些職業人群中(白領人士、出租車司機、職業經理人、個體業主、政府官員、高級知識分子等)脂肪肝的平均發病率為25%;肥胖 人群與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發病率為50%;嗜酒和酗酒者脂肪肝的發病率為58%;在經常失眠、疲勞、不思茶飯、胃腸功能失調的亞健康人群中脂肪肝的 發病率約為60%
面對脂肪肝,不少專家提示:“脂肪肝并不可怕,和許多富貴病一樣,關鍵是調整日常的生活習慣。”西藥治療脂肪肝,大多 采用調節血脂的藥物,如他汀類、貝特類等,這些藥物都有著嚴格的適應癥。事實上,脂肪肝與高脂血癥既可互相聯系,也可獨立成病。一部分脂肪肝患者并不存在血脂問題,因此,西藥對此有時并無用武之地。而中醫中藥在脂肪肝的調理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一些中藥對調理肝臟有著顯著的功效。
絞股藍:性寒味苦,歸肺、脾、腎經,產于長江三峽原始森林神農架,在古時民間已被廣泛使用,把它作為“神奇”的“不老長壽藥草”。明代稱謂“神仙草”。 實驗證明,不忌食肥膩而服絞股藍組,與忌肉不服絞股藍組,定期檢查比較,體內膽固醇與中性脂肪含量相近。由此可見絞股藍對人體內脂肪有良性轉化調節作用。
柴胡:和解表里,疏肝,升陽。用于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宮脫垂,脫肛。
枸杞子:具有降血糖,抑制脂肪在肝細胞內沉積,促進肝細胞新生等作用。每次10—15克,可用以煮粥、制作菜肴,亦可沖泡代茶常飲。
除了上述中藥以外,常用于預防和治療脂肪肝的中藥還很多,例如:丹參、澤瀉、柴胡、決明子、何首烏、陳皮、白術、茯苓、枳殼、黨參、荷葉等。
總之中醫防治脂肪肝,更加能夠針對病情和患者的身體體質,比起西醫來說,即治標又治本,所以如果有脂肪肝的朋友不妨到中醫院試試。現在很多人都說藥費太貴,而上述介紹的防治脂肪肝的中藥價格是很便宜的,可以讓低層次收入的患者得到實惠。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