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顫型腦癱多由錐體外系損傷及小腦損傷引起,臨床上有兩種類型:一是靜止性震顫,多為粗大的節律性震顫,3-5次/秒,隨意運動時可以被控制而停止震顫,多見于上肢與手部,出現交替屈曲與伸展動作,也有拇指的外展與內收動作;二是動作性震顫,多由小腦損傷所致,這種震顫是隨意性震顫,表現為隨意動作是出現震顫,隨意運動停止時震顫消失,手指越接近目標,震顫越嚴重越顯著,有的患兒有眼球震顫,臨床上可用指鼻、跟膝脛等試驗檢查,有時伴有平衡功能障礙。
腦癱病因
母親妊娠期各種異常情況可能是震顫型腦癱的病因,如胎兒腦畸形和多胎妊娠等。雙胎比單胎腦癱發生率高6倍多。
出生時窒息,產傷、新生兒腦內出血也是震顫型腦癱的病因之一。
新生兒期各種因素中,早產和低出生體重是引起腦癱的重要原因。體重越小,發生腦癱的幾率越高。現代約有半數的腦癱患兒是由于早產引起。
新生兒嚴重黃疸,引起膽紅素腦病,也可引起腦癱。其他如新生兒感染損傷腦組織所致腦癱。還有約1/4的腦癱患兒目前找不到原因。
產前因素
(1)胚胎期腦發育異常如頭小畸形、先天性腦積水、巨腦癥或無腦畸形。
(2)母妊娠期受外傷、妊娠毒血癥、糖尿病及放射線照射皆可影響胎兒腦發育而致永久性腦損害。
(3)母妊娠早期患風疹、弓形蟲病影響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而致病。
(4)早產兒、小樣兒,胎齡愈小,發病者多。與早產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全,易出血和缺氧有關。
(5)過期產兒胎盤變性壞死,引起低氧血癥,致胎兒缺氧。
產時因素
(1)腦缺氧分娩時間過長,產前使用麻醉劑、鎮靜劑可抑制胎兒呼吸致胎兒缺氧,此外臍帶繞頸、胎盤早期剝離、前置皆可致胎兒腦缺氧。
(2)腦出血產傷、急產、難產及出血性疾病均可引起顱內出血。
(3)產后的原因新生兒高膽紅素所致核黃疸、腦膜炎、腦炎或全身重癥感染所致中毒性腦病、頭部外傷、一氧化碳中毒等,亦可診斷為某病的后遺癥。
主要癥狀
震顫型腦癱主要病變在錐體系及小腦,腦癱震顫型以身體的某一部分在一個平面內呈不隨意的、節律性的搖動為特征。臨床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粗大而有節律,有意識動作時可暫時被抑制,多見于上肢。有時為動作性震顫,動作時加重,有眼球震顫。單純的震顫型腦癱罕見,多與其他型混合存在。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