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患上脊髓損傷后離不開藥物治療的方式,但是多數的患者還是不清楚用什么藥,下面就具體給大家介紹一下。
1、脫水劑:各種急性脊髓損害中,組織的水腫反應是一種重要的病理改變、由于軟脊膜的包裹,使脊髓組織受壓而發生壞死易導致木可恢復的癱瘓,故積極處理病變組織的水腫,有相當重要的作用。由于有些患者因條件限制不能立即手術,因此選用較強的脫水劑,如尿素、甘露醇、甘油等,可減輕脊髓水腫,達到一定治療效果,但脫水劑使用不宜過長,否則有引起低血鉀和肌無力癥等潛在危險。在治療時要密切觀察腎功能情況。此外服水劑僅能減輕脊髓病變的水腫,但不能阻止缺血或出血以防止癱瘓的進展。
2、利血平:文獻報道利血平能使神經系統中的兒茶酣腦減少,干擾多巴膚轉變為去甲腎上腺素,在脊髓損傷后15分鐘結藥,井在12小時后再給藥,能有效地防止出血性壞死、且比手術減壓、高壓氧或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療效為優。
3、甲基強的松龍:該藥可增加脊髓血流量,減少脊髓類脂質過氧化和組織變性,促進脊髓沖動的產生。Mean報道脊髓損傷后14、時使用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可保護脊髓微血管灌注,明顯增強脊髓傷后功能的恢復。
4、甲狀腺素:文獻報道,在動物和病人脊髓損傷后均有甲狀腺功能受抑制。國外有人實驗證明、甲狀腺素能促進脊髓損傷的功能恢復。機理推測可能是增加了脊髓的血流。
5、納洛酮:脊髓損傷后可釋出內臟膿使自動調節喪失,從而引起局部血流降低,納洛酮可阻斷內排膿的這種病理牛理反應、增加局部血流,減輕脊鎊損傷。Fad繃等的實驗證實納洛酮于脊髓損傷早期(傷后14、時)和后期(傷后4小時)均有治療作用,功能恢復比對照組明顯。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