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河車這種中藥材我們都聽說過,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種草本或者是水生植物,其實它和我們人類的淵源是非常深厚的,因為紫河車其實就是我們人類的胎盤;沒有它的話,胎兒就吸收不了母親的營養,但是很多朋友可能都沒見過這種藥材,那么什么是紫河車圖片是什么樣子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紫河車,指人類的胎盤,中醫認為,胎盤性味甘、咸、溫,入肺、心、腎經,有補腎益精,益氣養血之功?,F代醫學研究認為,胎盤含蛋白質、糖、鈣、維生素、免疫因子、女性激素、助孕酮、類固醇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能促進乳腺、子宮、陰道、睪丸的發育,對甲狀腺也有促進作用,對肺結核、支氣管哮喘、貧血等亦有良效,研末口服或灌腸可預防麻疹或減輕癥狀。對門靜脈性肝硬化腹水及血吸蟲性晚期肝硬化腹水也有一定的療效。
當婦人受孕后,受精的卵由輸卵管下部進入子宮,并種殖在子宮內膜上;卵發育成胚胎,周圍的子宮膜繼續發育為蛻膜,母體的底蛻膜和胎兒的葉狀絨毛膜結合而成胎盤。胎盤為胎兒進行營養、呼吸和排泄的器官,并產生分泌素。當分娩時,先是子宮收縮,然后子宮口擴張,胎兒突破羊膜產出,結扎并剪斷臍帶;最后子宮再次收縮,由底蛻膜的海綿層與子宮壁分離,將胎盤及胎膜排出。
為不規則的類圓形或橢圓形碟狀物,直徑9~16厘米,厚約1~2厘米。黃白色、紫黃色、或紫黑色。外面(即母體面)凹凸不平,有多數溝紋,為絨毛葉;內面(即胎兒面)由一層極薄的羊膜包被,較光滑,邊緣向內卷曲,在中央或一側附有臍帶的殘余,由臍帶處向四周散射出許多血管分枝。質堅脆,折斷面黃色或棕色,雜有白色塊粒,靠胎兒面較疏松。有特異的腥氣。紫河車是人體胎盤的中藥名,中醫稱為胞衣、胎衣等。胎盤的鮮品、干品均可入藥。每個紫河車重約30~60g,質地硬脆,有腥氣。以整齊、紫紅色、潔凈者為佳。
胎盤既非草木,又非金石,世上也沒有紫河,何以命名為“紫河車”呢?其實,這名字的來歷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據《本草綱目》解釋,“天地之先,陰陽之祖,乾坤之始,胚胎將兆,九九數足,胎兒則乘而載之”,其遨游于西天佛國,南海仙山,飄蕩于蓬萊仙境,萬里天河,故稱之為河車。母體娩出時為紅色,稍放置即轉紫色,因此,入藥時稱為“紫河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