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分為很多類,有直接治療疾病的,也有主保健的藥材,白芥子大家聽說過嗎?白芥子就是一種草藥的名字,很多草藥外敷可以治療疾病,白芥子也是一種可以直接外敷的中藥,但是是藥總會有那么些副作用,因此在用藥之前一定要了解它的禁忌和不良反應;那么白芥子外敷不良反應有什么呢。
白芥子,別名辣菜子,一年或二年生植物白芥的干燥成熟種子。十字花科,呈球形,表面灰白色至淡黃色,種皮薄而脆,有油性。無臭,味辛辣。可入藥。主要產自安徽、河南、四川、山東等地。全國各地多有栽培。
功能,溫肺豁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
主治,化痰逐飲;散結消腫。主咳喘痰多;胸滿脅痛;肢體麻木;關節腫痛;濕痰流注;陰疽腫毒。治乳癰、乳癌、乳腺疼痛、結核、痰飲咳喘,胸脅脹滿疼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痹痛麻木,腳氣,陰疽,腫毒,跌打腫痛。
《別錄》:發汗,主胸膈痰冷上氣,面口黃赤。又醋研敷射工毒。陶弘景:御惡氣暴風,毒腫流四肢疼痛。孫思邀:治咳嗽胸脅支滿,上氣多唾者,每日溫酒吞下七粒。《醫學入門》:利胸膈痰,止翻胃吐食,痰嗽上氣,中風不語,面目色黃,安五臟,止夜多小便。又治撲損瘀血。《綱目》:利氣豁痰,除寒暖中,散腫止痛。治喘嗽反胃,痹木腳氣,筋骨腰節諸痛。《現代實用中藥》:搗爛如泥,外用作皮膚刺激引赤藥。《藥材資料匯編》:功能暖胃,增進食欲,并可為中毒后之催吐劑。《東北藥植志》:大量用可作麻醉劑。
應用,用于寒痰喘咳,胸脅脹痛,痰滯經絡,關節麻木、疼痛,痰濕流注,陰疽腫毒。
該品辛溫走散,耗氣傷陰,久咳肺虛及陰虛火旺者忌用;消化道潰瘍,出血者以及皮膚過敏者忌用。用量不宜過大。《綱目》:“多食昏目動火,泄氣傷精。”《得配本草》:“陰虛火盛,氣虛久嗽者忌用。”寒痰壅肺,癥見咳喘胸悶,痰多不利者,可與蘇子、萊菔子配伍。寒痰凝結肩背,經絡不通,癥見肩背疼痛,或似癱瘓者,可與桂心、沒藥、木香、木鱉子配伍。寒痰凝結經絡,癥見結核瘰瀝者,可與麻黃、生南星、半夏、僵蠶等熬膏外貼。對于沒有白痰、沒有積液的病人,一般不宜使用。對紅腫熱痛辨證為陽證、熱證者不宜內服和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