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愛依附在巖石和大樹的蕨類之外,還有一種植物是我們都非常眼熟的,它們就是藤類植物,海風藤就是其中的一種,海風藤,中藥名,為胡椒科植物風藤的干燥藤莖,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根、葉,曬干,本品呈扁圓柱形,微彎曲,表面灰褐色或褐色,粗糙,有縱向棱狀紋理及明顯的節,節部膨大,上生不定根,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皮部窄,木部寬廣,灰黃色,導管孔多數,射線灰白色,放射狀排列,皮部與木部交界處常有裂隙,中心有灰褐色髓,氣香,味微苦、辛,那么,海風藤功效都有哪些呢?
祛風濕,通經絡,用于風、寒、濕痹。痹證,是指人體肌表、經絡遭受風、寒、濕、熱之邪侵襲,氣血經絡為病邪閉阻而引起筋骨、肌膚、關節酸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或關節腫大為其特征的一類疾病。海風藤可用于風、寒、濕邪所行起的行痹、痛痹和著痹。體關節疼痛重著,肌膚麻木不仁,手足沉重,活動不便。疼有定處,陰雨天更甚。甚則腰脊冷痛、沉重。兼有胸悶,時泛惡,肢體困重等證。舌苔白膩,脈濡緩。海風藤燥濕袪濕,行氣散風,溫經通絡。
舒筋骨、利關節,用于筋脈拘攣、關節不利之證。筋脈拘攣有實證和虛證之分,實證可因中風、中寒、中暑、中濕而起;虛證可由傷津亡血或陽虛,筋脈失養所致。海風藤性專祛風濕、行氣血、通經脈、舒筋骨而利關節、止拘攣,可用于因中風、中寒、中濕所引起的關節不利、筋脈拘攣實證。
可用于跌打損傷。外科跌打損傷,傷處血脈不通,氣滯血瘀,可見紅、腫、疼痛,活動不便。海風藤味辛、苦,氣微溫,性能祛濕,行氣,活血,溫通經脈,以消腫,去瘀,止痛。《四川中藥志》即以其泡酒服,治跌打損傷,用之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