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豆類也分很多種,所以大家常常在食用這些的時候會好奇它們的一些區別,甚至有些還會將其弄混,赤豆和紅豆都屬于豆類;赤豆在《神農本草經》言其“消熱毒癰腫,散惡血不盡,煩滿,治水腫及肌脹滿”,而紅豆在《現代實用中藥》言其“治皮膚病疥瘡、頑癬等,為浸劑或糊劑”,既然赤豆和紅豆如此相似,你們來了解過赤豆是紅豆嗎?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赤豆,除了赤小豆、紅小豆、飯豆等別名。在本地市場,赤豆和紅豆則是兩種色澤接近,長相卻不一樣的干豆。赤豆呈細長形,顆粒比紅豆小;紅豆呈圓柱狀,表面為暗棕紅色。紅豆,又稱相思豆,體積比較大,最常用的就是用來做美味的紅豆沙糖水。而赤豆體積比較小,最適合用來煲湯或者煮粥來吃,有利尿消除水腫的作用,非常適合產婦食用。所以赤豆與紅豆盡管長相不同種屬卻相同,同屬豆科植物,性質和營養成分也接近,只是赤豆的功效強些。所以中醫入藥都用赤豆,而紅豆則只供一般食用。
現在知道赤豆并非紅豆,而一般赤豆質地堅硬,難于煮爛,如果要與粳米同煲,則應該先把赤豆煮爛后,才加入粳米。另外,赤豆適合用適量的糖調味,但不宜放鹽,否則不利水分的排出。紅豆的小豆莢可食用。紅豆有一種獨特的味道,可以像綠豆一樣烹食,還可發芽或烤后當搭配咖啡的點心食用。用冷水浸泡過的紅豆需煮20分鐘,未浸泡過的需煮25分鐘;紅豆干燥后可食用,經常與大米一起做粥;在亞洲,紅豆可做成面團,味道香甜并可替代番茄面團,紅豆磨成面粉后可做各式糕點。